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348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二姑娘以为,眼睛会发酸,可却没想到,却是半分感觉都没有。

    “陶大人您想要的太多了,没听您姑娘说,明日知府便要来了吗。想来,你的供词也不一定是我们非要不可的东西。

    当然,咱们好歹在一个屋檐下住了这么久,我也不能这般绝情,只要你写下一纸休书,我便饶了她的脸!”二姑娘一字一顿,说的很慢。

    她,最想要的,便是为母亲报仇。

    这休书所写,必然是继室谋害原配妻子。

    无论母亲是什么身份,她都要报仇,光明正大的报仇!

    陶县令自然明白了二姑娘的意思,却连想都不用想的点头。

    左右同现在的陶夫人,也是面和心离,自己都不在乎生死了,还在乎那女人的脸面做什么?

    文人的笔,素来是看不见的刀子,拿到休书,二姑娘看到上头声声泣血,说着继室的罪行。

    这样的人,仿佛是下十八层地狱都不解恨!

    一直心心念念想报的仇,突然间就这么报了,心里只觉得,不值得!

    罪状休书都写了,陶县令自然没什么用处了,拉在外头,让人简单医治只要不死便是了。

    如今,陶县令的任务,已然完成。

    眼睁睁的看着陶县令写下所有的东西,便失了力气,软软的坐在地上,即便没有人压着,也都动弹不得。

    脑子里,只有完了两个字。

    风,再次吹了过来,二姑娘捂着嘴咳嗽了起来,她想要闭上眼休息休息,可是,却又睁开。

    她不能就这么走,她要好好的活着,像个人一般活着。

    她还要,在自己母亲坟前,上两炷香,告诉母亲,她们终于不用提心吊胆的活着了。

    只是,到底身子虚,走了几步,身子便踉跄了一下。

    “二姑娘!”旁边的人紧张的唤了一句,怕二姑娘摔倒,便伸出了手。

    到底是怕让二姑娘觉得唐突了,伸出了手背,像个下人一般候着。

    “多谢官爷!”二姑娘福了一下身子。

    她还是不会见礼,没有人教过她,怎么行礼才是标准的。

    母亲在的时候,三岁起便教她们认字,可却从未教过她们见礼,那时候不明白。

    后来,得知了母亲的出生,她便明白了。

    这是一个母亲的卑微,她怕出生风尘,举手投足少不得带着风尘气,再将姑娘教坏了,所以,从未指导她一次。

    第231章 我来为你做主!

    等着后来,到了请嬷嬷来教导的时候,家里又出事了,这事便就耽搁了。

    等着母亲去了,自然更没有人想着这事了。

    听着二姑娘的声音,大姑娘回过神来,看着刚才对自己言语不敬的男人,此刻这般小心翼翼无比恭敬的待自己的妹妹。

    她心里,便不忿的很。

    从小,二姑娘便不爱说话,每一次,旁人见了她们姐妹俩,都会称赞大姑娘懂事。

    从小,她便该压着二姑娘一头。

    可现在,凭什么!

    她跌落成泥,反而那个一直被自己压着的人,飞上枝头?

    她不愿意!

    全身上下全都充斥着,这四个字!

    “你现在得意了是吧,你现在做梦都会被笑醒是吧?”大姑娘忍不住,高声质问。

    二姑娘微微拧眉,却没有说话,只是脚下的步子,到底是慢了下来。

    大姑娘看到了我二姑娘的动作,声音便就更大了,“我就不明白了,父亲倒了对你能有什么好处?你以为你巴上了京城来的人,便可以翻身?

    我告诉你,你莫要被他们哄骗了,如今你女支子出生,又是罪臣之后,不定便会打入奴籍!”

    “你以为她们会给你做主?不,她们只会看不起你,看不起你这个,从女支子肚里爬出来的贱种!”

    大姑娘歇斯底里的呐喊出来。

    她在知府府,肯定也与夫人争过宠,可没有一次,夫人说过重话。

    不是不敢,是不屑。

    那眼神,仿佛是与自己计较便掉了价。

    这些年,纵然知府再宠爱她,她过的每一日,都是煎熬!

    她这么想做夫人,也许也并不是多么在乎那个老头给的名分,而是想将那些生来便高高在上的人,拉下神坛!

    凭什么,她长的这么好看,人也聪明,要屈居旁人之下,若非出生不好,何至于落的这般下场。

    叶卓华来平城,知府那边自然会派人打听,说这个大人对妻子非常的好。

    当时,大姑娘只是不屑,对妻子好?

    不就因为,妻子娘家有势力?若那顾氏,同她一样,也是女支子所出,她便不信了,那叶大人还会将她当做手心的宝?

    所以,她觉得二姑娘定然是被京城的人迷了眼,以为讨好京城人,便同人家一般,做了人上人!

    这简直是痴心妄想,那些个上等人,永远改不了俯视他们的习惯。

    虽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可她就不想让二姑娘得意,就想要扯开这血淋淋的真相,让二姑娘失望,难受!

    可是,到底大姑娘没有等到。

    听她说完后,二姑娘慢悠悠的回头,明明两个人离着的很近,可大姑娘却有一种,看不真切的感觉。

    那一张脸,明明就是她熟悉的脸,可说不上为什么,此刻却隐隐的有种陌生。

    “你错了,我从未巴上京城的人,他们是官,我是民,我告我的状,他们办他们的案。”如此淡然的回答。

    从一开始,二姑娘所求,就是为母报仇。

    这话,大姑娘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是以,也不必再说了。

    二姑娘拎着灯笼,一深一浅的往回走,有几次都觉得眼前发黑,她靠在墙上咬牙坚持,就这么一路挪了回去。

    外头,叶卓华拿了供词和休书,看完之后递给了顾夭夭。

    顾夭夭长长叹气,“现在不定,能送出信去。”

    旁的也就算了,那送出去的私盐,必然是要找回来的。

    这事,关系重大,得往京里送信,便是连户部都得介入。

    可下头人说,知府明日便会过来,怕是今日夜里,平城内不好出人。

    叶卓华嗯了一声,明日,的确要有一场硬仗要打。

    原本,他们这次过来,是要查买卖官吏的案子,若非二姑娘突然跳出来,西山的事,怕一直都不会查出来。

    既然,事情已经有了定论,顾夭夭便站了起来,“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应该是咱们一同回去。”叶卓华紧跟在后头。

    顾夭夭回头斜了叶卓华一眼,“你不,交代一下明日部署?”

    援兵未到,明日知府来了,她们处在下风,叶卓华该好生交代一番。

    叶卓华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这话说的,让顾夭夭都懒得理会,这一路走来,哪一步不是精心算计,何来在天?

    不过叶卓华这般笃定,怕是已经有了安排。

    今日到底是晚了,两个人说了几句,便歇下来。

    腊月二十八,依旧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

    昨日原本要寻画师画的灯笼面给耽搁了,今日一早叶卓华便去寻了。

    顾夭夭起身后,人早就没了影子。

    “去将,贾丛海带来吧。”

    今日知府过来,必然是有所准备,怕是成败便在这一日了。

    所以,顾夭夭想着,头年前把所有的事都安顿下来,安安心心的过个好年。

    自然,在顾夭夭心中,从未想过,叶卓华会败给一个知府。

    所以,成事,只在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交代了夏柳之后,便领人去瞧瞧二姑娘。

    昨日咳了一日,反而将堵在心口的气给咳出来了,今日早早的二姑娘便起身了,甚至觉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清明。

    原本,她拿着剪刀,正在剪窗花。

    这是习俗,这么多年了,虽然父亲待她不好,可过年的气氛她也是能感受到的。

    至少这窗花,她每年都帮着下头的人去剪。

    听到顾夭夭来了,二姑娘赶紧将剪刀放下,匆匆的迎了上去。

    因为今年的炭稀缺,二姑娘只让人在里屋烧了火,是以她做活都在里屋,一听来人便赶紧了掀了帘子去了外屋。

    “见过夫人。”二姑娘还是不知道,像她这种罪臣之后,该如何跟人家这么大的夫人见礼,犹豫片刻,直接双膝跪下。

    “起身吧。”顾夭夭淡淡的说了句。

    却忍不住打量二姑娘,今日,二姑娘虽然换下了之前那套沾染了血的棉袄,可这身上穿的,依旧是又旧又小的衣服。

    便是连普通的下人都比不得上。

    昨日,听闻二姑娘在狱中的表现,着实让顾夭夭另眼相看,都道是龙生九子九子都不一般,没想到这一母所出之人,都能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