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62节

作品:《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苏晓笑着把整理好的照片一一发送过去。阳光明媚的房间、整洁的厨房、视野开阔的窗外景色。

    还有那顿丰盛的烤鸭大餐……每一张都引得对话框里惊呼连连。

    【哇!书桌好大!羡慕哭了!】

    【这厨房比我家的客厅都亮堂!】

    【烤鸭!!!苏晓你太过分了!放毒!】

    【阿姨叔叔看起来气色真好!】

    看着好友们羡慕又真诚的祝福,苏晓心里甜丝丝的。

    她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描述着北京的见闻,小区的环境,以及父母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聊着聊着,王圆圆提议:【晓晓,明天有空没?咱们好久没一起逛街了!

    孙悦立刻附和:【同意同意!再不去玩就没时间了!高三狗不配拥有假期!】

    苏晓想了想,假期作业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也确实想和朋友们聚聚,便爽快答应:【好呀!明天上午九点,百货大楼门口见!】

    第二天,三个女孩准时在百货大楼门口汇合。一个暑假没见,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晓晓,感觉你从北京回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王圆圆挽着苏晓的胳膊,仔细打量她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更放松了?更开心了?”

    孙悦也点头:“是啊,气色都好了很多。看来新家的风水果然养人!”

    苏晓笑了笑,心里明白,不仅仅是新家,更是因为心里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被搬开。

    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期待,整个人自然就轻松明亮了起来。

    她们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一样,穿梭在百货大楼的各个楼层。

    在文具区流连忘返,挑选着心仪的笔记本和可爱的笔;

    在服装区试穿新上市秋装,互相给出“真诚”的建议(通常以大笑和互相吐槽结束);

    在饰品店试戴各种发卡头绳,叽叽喳喳地讨论哪个更好看。

    当然,话题总是不知不觉就绕回了即将到来的高三。

    “听说高三开学就有个摸底考,也太狠了吧!”王圆圆哀嚎。

    “是啊,而且这学期课程排得超级满,晚自习都要加到十点半!”孙悦补充道,脸上写满了对“悲惨”未来的预知。

    “晓晓,你肯定没问题啦!你是要冲清华的人!”两人又把目光投向苏晓。

    苏晓摇摇头,笑道:“别给我戴高帽了。大家一起努力吧,高三这一年,咱们互相监督,互相打气!”

    “说好了啊!谁偷懒谁是小狗!” “嗯!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拼了!”

    她们买了奶茶,坐在商场的长椅上休息,看着人来人往。

    既对高三的压力感到一丝畏惧,又对未来的无限可能充满了憧憬。

    青春的烦恼和快乐,总是这样简单而直接。

    逛完街,告别了朋友,苏晓回到家。她把新买的文具仔细收好。

    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看着窗外江市熟悉的景色,她深吸一口气。

    短暂的放松结束了,接下来,将是一场硬仗。但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她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有支持她的父母,有并肩作战的朋友,还有一个在远方等待着她的、充满光明的新家。

    她翻开崭新的习题册,拿起笔,目光变得坚定而专注。

    高三,我准备好了。

    第106章 高三了高三了

    开学第一天,高三紧张的氛围就如同实质般压了下来。

    班主任让课代表收作业后,默不作声的站在讲台上望着下面的学生。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暑假作业,也没有交头接耳,更不敢讨价还价。

    有那没写完的也不敢跟以前一样拿别人的吵了,只能祈祷老师别看的太仔细。

    “明天早上开始摸底考试,这个暑假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对待,很快就能检验出来。”

    “啊!不是吧,第二天就考啊?”下面一阵哀嚎。

    “吵什么吵,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阶段?还跟以前一样懒散能行吗?”

    “这次的摸底考试涵盖高一高二的知识点,对标的就是高考试题,都给我认真对待,自习吧。”说完拿着作业离开了教室。

    教师瞬间炸开了锅,“怎么办啊,我暑假光在家看电视吃冰棍了,哪复习高一的知识了。”

    “谁说不是啊,我想着高三强度高,这一个暑假得好好玩玩,作业都是最后赶的。”

    教室里一片哀嚎,王圆圆和孙悦也在吐槽这变态的摸底考试。

    “晓晓,你肯定是不担心摸底考试,我要是有你一半的自控力就好了。”王圆圆说完就趴在桌子上生无可恋。

    孙悦回过头,“别说一半了,三分之一也够用了,也不至于暑假作业都没写完。”

    苏晓看着她俩的样子很好笑,“有这时间不如多做一套卷子了!”

    王圆圆立马精神的抬起头,“比不得,比不得,现在看来我妈说的谁家的小孩从小爱学习,看来是真的!”

    孙悦也附和道,“真的,有时候跟你做朋友压力很大。”

    俩人虽说嘴上吐槽,也默默的拿出自己的试卷,正准备刷题。

    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从斜后方插了进来:

    “哟,大学霸当然不担心了。暑假又是出去玩又是搬新家的。

    还能抽空把高一高二的知识点都复习了?这效率,我们真是拍马都赶不上啊。”

    说话的是学习委员张薇,她成绩也不错,常年排在年级前十,但总是被苏晓压着一头,心里难免有些不服气。

    这话听起来像是恭维,但那语气里的酸味和隐隐的质疑,周围的人都能听出来。

    空气瞬间安静了一下。王圆圆和孙悦都皱起了眉头,看向张薇。

    苏晓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她转过头,平静地看着张薇:“效率高不高,明天考完不就知道了?与其关心别人暑假做了什么,不如抓紧时间多看几道题。毕竟,时间不等人。”

    张薇被噎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哼了一声,低下头用力地翻着书页,弄出很大的声响。

    王圆圆冲苏晓偷偷竖了个大拇指,用口型说:“帅!”

    苏晓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身上,她若无其事的拿出习题,开始自习。

    她心里明白,她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被放大审视。

    成绩好是原罪,进步快会引来猜测,甚至家庭状况的改变也会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

    但这并不能影响她。她重活一世,目标明确,心志坚定,绝非几句酸言酸语就能动摇。

    晚上回到家,饭桌上的气氛也比往常严肃一些。

    李春兰特意炖了汤,不停地给苏晓夹菜:“多吃点,明天就考试了,补充好体力。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苏建国也想说点鼓励的话,但憋了半天只说出来:“对!我闺女没问题!考啥样爸都高兴!”

    苏晓看着父母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又觉得有点好笑:“爸,妈,就是一次摸底考,没那么严重。我心里有数。”

    话虽这么说,但她吃完饭后还是立刻回到了书桌前。

    将高一高二的数学和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英语语法要点又快速过了一遍。

    这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将知识体系重新激活,确保万无一失。

    李春兰轻手轻脚地送来水果和牛奶,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既心疼又欣慰,悄悄带上了房门。

    第二天,摸底考试如期而至。考场里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试卷的声音。

    题目果然如班主任所说,难度和综合性都直逼高考。

    很多暑假荒废了的同学抓耳挠腮,面露难色。王圆圆和孙悦也时不时蹙紧眉头。

    苏晓却做得异常顺畅。那些在别人看来刁钻的题目,在她眼中却是有迹可循的。

    暑假她虽然没有刻意“复习”高一高二内容,但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从未间断,知识框架牢固而清晰。

    交卷铃响,很多人哀叹着“完了完了”。张薇从苏晓身边走过时,瞥了她一眼,眼神复杂。

    苏晓平静地收拾好文具,走出考场。阳光有些刺眼,她眯了眯眼,心里对自己这次考试的表现大致有数。

    成绩出来需要几天时间,但这短暂的等待期,却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和期待。

    每个人都想知道,经过一个暑假,自己在年级中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那个始终压在上面的名字,这次是否还能屹立不倒?

    而苏晓,已经将这次考试抛在脑后,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复习中。

    苏晓这边在紧张的高三学习阶段,另一边苏建国和李春兰也开始合计店铺转让的事情。

    他们俩人又仔细的想了想,还是决定先问问李春兰有没有意愿接手。

    俩人就直接去了李夏莲家,准备跟她商量商量。

    李夏莲正在家里准备第二天摆摊材料。

    小雨在旁边安静地写作业。看到姐姐姐夫一起来,她有些意外,连忙起身倒水。

    “姐,姐夫,你们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寒暄了几句,李春兰切入正题:“夏莲,今天来,是有个事想跟你商量。”

    “姐,你说。”

    “我们呢,等晓晓明年高考完,就打算搬去北京常住了。江市那边的小吃店…就准备盘出去了。”

    李春兰缓缓说道,“我跟你姐夫商量了一下,想着问问你,愿不愿意接手?”

    李夏莲愣住了,眼睛微微睁大,似乎没反应过来:“接…接手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