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49节

作品:《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但是古镇升级为b级,除了将r卡人物的自由度进一步提升之外,倒也没有其他的什么特殊影响。

    “这就可以了。”路晓琪现在并不贪心,“其实我最想要的就是这个。”

    让所有被她召唤而来的人物,不管是什么卡都能够自由的在这个新的时代行走,而不是只能被绑死在清河古镇。上次升级了,古镇组织了一次周边游,大家踊跃报名,都开心级了。

    要是能完全解绑就更好了。

    至于其他的好处,说实话她已经获得太多了,现在都佛系了。

    系统:“那玩家再接再厉吧,等到古镇升到s级,应该就可以了。”

    路晓琪信心满满:“放心吧,很快了。”

    以她的能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冷静下来后,她开始查看这次所获:

    王维的心愿让她得到了‘恒温天气控制系统’碎片1/2,还有另外1/2要等赵过完成心愿后才能拿到手。

    这个也是她目前最想要的一个东西。清河古镇再过几个月就要到炎热夏季了,到时候酷暑难耐,这个东西将成为拯救所有人的宝物。

    还有一个则是古镇升级后拿到的宝箱。

    路晓琪很佛系的打开——已经不再想着要去特定地点特定时间来搞玄学了——然后很佛系的得到了一捆路灯。

    她瞠目结舌地检查了又检查,真的就只是路灯而已。虽然它们很漂亮,每一根的造型都是不同的,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瑞兽神鸟的模样,雕刻得栩栩如生,放在景区里绝对也是一道风景。

    但是……真的只是路灯而已。

    系统很奇怪她的反应:“这才是一个景区经营游戏里最基础的素材,不是吗?”

    玩家为什么要感到惊讶呢?

    路晓琪抓狂:“可这是我主线任务完成后得到的宝箱哎!”

    难道不应该更加神异一点吗?

    系统:“……要不玩家下次开宝箱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一样搞搞玄学吧?”

    路晓琪:……

    她往身后的床一倒,咬牙切齿:“要!一定要!”

    封建迷信少不得呀——!

    ……

    老李早上醒来时睁开眼,望着透过木质窗棂洒进来的、被过滤得异常柔和的晨光,只觉得脑子像是被山涧清泉洗过一般,清明了几分。

    他破天荒地没有感到往日那种如同沉重石头压在胸口般的焦虑和莫名的低落。

    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少有的体验。

    作为一名对艺术追求极致、又深感现实与理想差距的画家,他一直都患有焦虑症。最近几年因为灵感枯竭,更是容易感到焦躁不宁,甚至有着轻度抑郁。

    而心情最糟糕的,往往便是每天清晨醒来时。失眠所带来的起床气,总是会伴随着各种纷乱的思绪和莫名的恐慌袭来,需要耗费很大心力才能调整状态。开始一天。

    但在这里,在“枕梦辋川”,那种熟悉的沉重感竟然显著地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从内而外的平静与松弛。

    老李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夜辛夷花的淡淡冷香,混合着老木头的沉稳气息,让他感到莫名的安心。

    与王编剧在餐厅汇合吃早餐的时候,老李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奇了怪了,老王,我昨晚睡得特别沉,今早起来感觉……特别好,心里头那股憋闷劲儿好像都散了不少。”

    就好像身上终于甩掉了一些沉重的负担,整个人都觉得轻快了。

    王编剧笑道:“是吧?我就说这地儿待着就让人舒服。哥们儿可是真觉得这是好地方,才把你叫过来的。”

    老李拱拱手:“得嘞,兄弟领你这份情。咱们再续半个月,我请你。”

    王编剧一拍腿:“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他心安理得接受。老李看似普通,但实际上是颇有名气的画家,一幅画成交价格都是几百万,不差钱。

    老李点点头,一边取着自助早餐,一边环顾这间设计典雅的餐厅。忽然,他的目光被餐厅主墙面上一面巨大的绢本屏风牢牢吸引住了。

    那屏风上绘的是一幅花鸟图,题材传统,但风格却令人耳目一新。只见几只灵动的雀鸟嬉戏于繁茂的花枝间,花朵娇艳欲滴,叶片翠色欲流。色彩异常明媚、鲜活,比传统国画更为饱和亮丽,仿佛沐浴在最清澈的阳光之下;笔触既保留了工笔画的精细勾勒,又融入了些许写意的洒脱,尤其是光影的处理,运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使得整幅画既有宋画的格调韵味,又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现代的视觉张力。

    “这画……”老李端着餐盘,都忘了找座位,径直走到屏风前细细观摩,“这画好呀!这用色,大胆又和谐。你看这雀鸟的眼神,活灵活现,这花瓣的层次,简直像是能闻到香气。”

    王编剧一拍脑袋,得,这是又和昨天一样沉浸其中了,这不看个半小时绝对不会走。

    “就坐这儿!”他看到绢画屏风旁边的空位,赶紧坐了下来。

    枕梦辋川的理念本来就是空幽与安静,因此公区也看不到嘈杂人流。虽然酒店已经住满了,但餐厅用屏风等物分隔成了不同的区域,并不会觉得很吵闹。

    老李坐了下来,实际眼睛还黏在绢画屏风上,手里无意识地搅动着碗里的粥,喃喃自语:“这风格笔触,倒是和昨天看的壁画有些相似,线条的力道、物象的神韵,都透着那股子深厚的传统功底,一看就是师法古人、深得三昧。不过,又截然不同。”

    王编剧“嗯嗯嗯”几下,敷衍地点点头,实际上心神早已经放在了眼前的早餐上。

    作为多年老友,他早就习惯了老李看到喜欢画作时的痴迷。

    老李也不理他,他只是想要个倾吐的对象,这对象只要是个活的就行:“你看这画色彩明显更明快、更大胆,构图也更饱满,充满了……一种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力,甚至带着点欢欣喜悦的情绪。”

    连他都被这种情绪感染。

    “不过,这画让我觉得有哪里不对。”他又沉吟起来。

    这下,王编剧倒是来了兴趣:“哪里不对?”

    这看着不是挺好嘛。

    “纯粹是感觉。”老李拧起眉,陷入到了思考之中:“它的构图是很成熟很信手拈来的,就像是一位大师平日的闲适之作。但是色彩的运用却有几分青涩……”

    王编剧被他说得也仔细看去:“你的意思是,这画还没完全练成?”

    “不,不是没练成。”老李摇头,“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更像是作者在主动寻求突破,在探索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所以才会有这样略微有些反差的效果。

    老李放下勺子,眼神发亮,越发肯定自己的推测:“应该就是这样!”

    王编剧似懂非懂点了点头,他不懂画,但这并不妨碍他因此而对作者产生敬佩之情:“走出舒适区,佩服佩服。”

    身为文艺创作者,最明白走出舒适区有多么的不容易。他要不是因为这个,手上的剧本能卡那么久?老李若不是为了要突破以前的自己,能两年都没有出过一幅完整作品?甚至搞到了焦虑抑郁的程度。

    能够勇于走出舒适区的创作者,都是值得敬佩的。

    老李想到自己,也不由得点头:“是,厉害。”

    他痴痴地看着那幅屏风,长长吐出一口气,感叹道:“这酒店,真行!和美术馆似的!”

    不单单是壁画和眼前的绢画屏风,他细细观察过了,但凡是墙上悬挂的,没有一个是俗物,没有一个是凡品。就连那些梁柱上的彩画,也都是经得起细看的。

    好地方!

    恰巧,在他们旁边的那张桌子上,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正安静地用着早餐,将老李与王编剧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了耳中。

    管道升微微侧首,瞥了一眼那面屏风,又看向激动不已的老李,唇角泛起一丝莞尔,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丈夫低语:“子昂,你瞧,竟有人能看出我这探索之意,倒是个懂画的知音。”

    赵孟頫抚须轻笑,眼中亦有欣慰之色:“夫人此番变法,融汇古今,胆识过人。能遇明眼人识得其中三昧,亦是快事。此二人,尤其是那位评画者,言语恳切,是真心爱画之人,非附庸风雅之辈。”

    他们夫妻俩昨天也被分派了任务,来酒店暂住一晚,然后对酒店的各项服务打分。赵管二人本就对王维一手创建起来的新辋川心向往之,自然欣然允诺。没想到,来吃早餐的时候还能有这个惊喜。

    管道升更是开心。

    以前在元时,出于种种原因,她的画作其实并不怎么对外公开,看到的都是家中亲朋好友。有时候她也在想,她所获得的赞誉,是不是有一半是来自于她的丈夫叫赵孟頫?

    可现在,她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被认可。

    沉吟片刻,她招来侍立一旁的侍应生,低声吩咐了几句。

    于是,在老李和王编剧吃完早餐要离开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侍应生交予他们的一个信封。

    “二位先生,刚才,您的邻座听闻二位对书画颇有见解,便让我们将这个交给你们,祝二位在清河古镇能够玩得尽兴。”

    老李和王编剧皆是一愣,疑惑地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两张印制精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花萼相辉楼夜席位券!

    附着的便签上,以清雅俊逸的行书写着一行小字:“知音难觅,聊赠清欢。愿夜宴霓裳,再添雅兴。”

    那侍应生笑起来,又对两人说:“赠票的人对我说,二位可以去花萼相辉楼顶层的包厢里看一看,或许会有惊喜。”

    王编剧兴奋极了:“卧槽,这是夜票,我都没买到!”

    他问侍应生邻座是说,侍应生为难摇了摇头,说是不能透露客人的隐私。

    老李死死盯着这行字,只觉得笔迹一眼看去很是眼熟。

    他心头一震,这字竟然与昨日所见壁画题款、乃至大堂“竹里馆”匾额的字迹,气韵一脉相承!

    “这……这是……?”

    老李激动抬起头,却只见空桌,人已杳然。

    ……

    在老李和王编剧于酒店主餐厅津津有味地探讨艺术时,马瑜正带着女儿小苹果,陪着公婆在竹里馆专属的小餐厅里享用送餐上门的早餐。这是别墅客人的特权,安静且私密。

    早餐是中式与西式结合的精美套餐,摆盘雅致,营养均衡。

    徐悦然当然也要过来和两位老人打招呼。

    她性格讨喜,倒是很得两老喜欢。

    “叔叔阿姨看上去气色很好哎,昨晚一定睡得很好。”

    周老先生喝了一口温热的小米粥,脸上带着罕见的惬意,感叹道:“的确是好,许久没有睡得这样沉了,一觉到天亮,连个梦都没有,起来觉得浑身筋骨都舒坦了不少。”

    他年纪大了,从漂亮国长途飞行回到国内,即便是休整了几天也依然感到有些疲惫,但现在却似乎被这一夜好眠驱散了大半。

    连一向矜持的周老太太也主动开了口,语气柔和了许多:“确实如此。我这把年纪,又换了地方,本以为会睡不踏实,没想到沾枕头就着了,醒来头也不昏沉了。”

    她说着,还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眼中流露出真实的轻松。她深受失眠困扰多年,尤其是在陌生环境,能睡得这样好实属罕见。

    周老太太说着,目光不由地落到了马瑜身上,破天荒地带上了一丝赞许:“小瑜,这个地方选得不错,有心了。”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马瑜心头一暖,仿佛连日来的精心准备都得到了回报。

    徐悦然抿嘴看着闺蜜,很为她高兴。

    虽然现在并不是封建制,无需放低姿态去讨好公婆,但若是能相处和谐,那自然是好事。

    马瑜趁机说道:“妈,您能睡得好我就放心了。我知道您有时候睡眠不佳,所以早就托人预约了古镇里观脉堂的号。那儿的医生医术非常高明,可以说是神医了。”

    徐悦然为闺蜜作证:“对啊,阿姨,张神医可神了!”

    她讲了几个张仲景流传许久的故事,又说了观脉堂的号是如何如何的难抢,马瑜为了抢这个预约号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