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20节

作品:《学者综合症

    钢琴上摊开着曲谱,韩漓时而停下,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句歌词,又皱眉划掉。

    “韩老师,这是下期比赛要用的新歌吗?”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韩漓回头,看见战队里的年轻女学员李雨正好奇地探头张望。

    “不是。”韩漓合上曲谱,回道:“这是我准备发行的新单曲。”

    “哦……”李雨感到遗憾,她刚才在门口听了一段,觉得真是太好听了,还以为是韩漓为他们下期准备的新歌呢!

    韩漓才不管学员的心情。这是顾玺专门为他做的曲,他当然要第一个唱,怎么可能让给别人。

    第30章

    《歌手》节目进入后半程, 演播厅的灯光愈发璀璨。第七期是导师助唱环节,前面三位导师都拿出了近乎完美的表演。

    “接下来,有请韩漓战队!”

    随着主持人激昂的报幕声, 舞台追光灯骤然亮起时,韩漓一身黑色礼服坐在钢琴前, 歌手李雨一身白色长裙站在舞台中央。台下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荧光棒热情挥舞。

    “这首歌叫《星辰》。”韩漓对着话筒轻声说。

    他的手在琴键上悬停一秒, 前奏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开头是清冷的钢琴独奏,渐渐加入小提琴的音效。

    李雨开始演唱:

    “指尖划过琴键的裂痕

    像未愈合的旧年伤痕

    你站在镁光灯下转身

    眼底藏着整片星辰 ——”

    当她唱到高潮部分时,声音突然拔高, 如同冲破云霄的飞鸟——

    自从成为韩漓的战队成员,她这个总被质疑“花瓶”的歌手, 如今在韩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在高音区收放自如。

    她的声音像丝绸般铺展开来, 与初登台时的青涩判若两人。

    弹幕纷纷表示不可思议:

    “这是那个唱歌走音的李雨???”

    “救命这个音色转换太绝了”

    镜头切到舞台侧翼,韩漓正优雅地弹奏钢琴。当歌曲进入副歌前的小节, 他微微低头, 开始和声:

    “他们说你是转瞬的花火

    我却看见永恒在闪烁

    所有无人知晓的执着

    都化作音符的骨骼 ——”

    当第二段主歌开始时,韩漓停下钢琴,缓步走上舞台。他接过李雨递来的备用麦克风,两人相视一笑,和声如星辰般交织攀升——

    “练习室镜子里的清晨

    倒映着未完成的梦

    汗水浸透每句不可能

    终于长出翅膀的纹 ——”

    韩漓的声线像深海,李雨的音色如月光。当他们在副歌部分完成那个教科书级的转音时,现场观众集体起立。评委席上,著名音乐制作人王哲激动地拍桌:“这才叫真正的声乐教学!”

    柏瑾之家的书房里,三个大屏幕同时开着数据监测页面,#韩漓李雨神级合唱#的搜索曲线正在垂直飙升。

    “买热搜位了吗?”顾玺凑过来问,顺手递给柏瑾之一瓶营养快线。

    柏瑾之嫌弃地说:“我要可乐。”

    “补充营养嘛!”顾玺追问:“怎么样了?”

    顾玺最近卖曲赚了很多钱, 多得没地方花,就让柏瑾之干起老本行,给韩漓买热搜。

    “暂时不用了。”柏瑾之指向实时热度图:“自然流量已经爆表。”

    舞台上,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静默两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雨的眼眶泛红,眼中充满对韩漓的感激。

    评分揭晓时,韩漓战队以压倒性优势获得第一。

    节目播出次日,微博热搜彻底沦陷。除了霸榜的表演视频,柏瑾之用知名乐评人号发的长文《从流量小生到唱作鬼才:韩漓的蜕变》被疯狂转载。

    转眼到了十二期,《歌手》走进尾声。

    “本季《歌手》总冠军是——韦薇战队!”

    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向舞台。

    韩漓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他的实力已得到认同,这次不再需要柏瑾之开小号吹捧,真正的音乐人纷纷为他写评:

    “从《风华》到《独逍遥》,韩漓用他的原创作品,完成了华语乐坛最漂亮的转型。”

    顾玺看到这篇文章很高兴,对柏瑾之说:“瑾之,你看这篇把韩哥写的多好,给他推上首页。”

    “是是是。”柏瑾之随手给这篇文章买了流量,自己也炮制几篇韩漓的乐评,用不同营销号发布——知名乐评人小号,他也有不少。

    《歌手》录制结束后,韩漓回来休息一天又匆匆忙忙去参加新节目。

    韩漓本是打算休息一阵的,也跟经纪人张姐说好了。奈何老板不做人,硬帮韩漓接下工作,还让他带新人上节目。韩漓不想在解约前翻脸,也就只能去了。

    而顾玺这边倒没什么事,只是刚经历模拟考试。为了骗柏瑾之过来,顾玺曾假装成绩不好,忧心考不上大学。做戏要做到底,因此顾玺目前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中游。

    柏瑾之当然不会怀疑顾玺故意控制成绩,他反而摸着顾玺的脑袋同情地说:“你每天看那么多书,还考成这样,看来真不是学习的料,将来还是参加艺考吧!”

    顾玺哭笑不得。

    这日周末,顾玺正趴在书桌上解一道物理题,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的“张老师”三个字让他愣了一下,是初中班主任的来电。

    “张老师,最近身体好吗?”顾玺接通后,礼貌地问好。

    “顾玺!你的奖状发下来了。”张老师激动道:“教育局刚送过来,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第一名!你当初只说有张奖状让我帮收一下,怎么不说自己得了第一名!”

    “啊……那个啊……”不说顾玺都快忘了。

    他本来只是顺手参加的,因为中学时的自己比较普通,所以想着多拿一些奖状奖杯,给自己增加点优秀生的份量。

    这样韩漓资助自己的事,才显得更珍贵。

    没想到韩漓却因为他的作曲而逆风翻盘,他也就忘了这个比赛。

    “顾玺?你在听吗?”张老师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校长知道后高兴坏了,咱们学校建校三十年来第一次在全国性比赛拿奖,还是第一名!校长在门口挂了五米长的横幅!”

    顾玺能想象那个画面,嘴角不自觉扬起。不管怎么说,毕业时能为母校挣得一份荣誉也不错。

    “我都不知道你语文那么厉害,明明一直是数学物理成绩比较好……”张志平又聊了几句中学时的事,最后跟顾玺要了地址,要把他的奖状寄过来。

    顾玺没把这个奖当回事,却没想到永明高中也参加了这个比赛。

    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分为大学生组,教师组,社会组,针对的本就是教师和语言文字工□□好者。

    因此学校老师参赛再正常不过了。

    永明高中的几位语文老师都参加了比赛,成绩还不错,这个奖项对她们的工作履历还是有加成的。

    语文教研组办公室里,吴建国老师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刚领回来的二等奖奖状。顺手翻开他从教育局拿回来的获奖名单手册。

    主要是想看看别的学校老师拿到第几名。不出所料,特等奖和一等奖的老师都来自于几所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

    当他的目光扫过社会组的名单时,手指突然一顿——“一等奖:顾玺”几个字赫然在列。

    “这……”他推了推眼镜,仔细核对后面的单位信息。“山景镇初级中学?没错,这不就是……”

    这不就是前阵子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明星韩漓资助在他们学校的贫困生吗?

    “黎老师!”吴老师急忙叫住正从走廊经过的高一(5)班班主任:“你们班那个顾玺,是不是从山景镇中学转来的?”

    黎雨晴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停下脚步:“是啊,怎么了吴老师?”

    吴老师激动地把名单指给她看:“这孩子居然拿了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一等奖,就是和我们同一期的比赛!”

    “什么?真是我们班的顾玺?!”黎老师表示震惊。她也是语文老师,也参加了那个比赛,但只拿到教师组三等奖。

    结果她的学生拿了一等奖?!

    再三确认名字后,她回到教室叫出顾玺:“顾玺,能出来一下吗?”

    办公室里,黎老师和吴老师把获奖名单给顾玺看,并问他:“老师刚刚看到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的获奖名单了,你参赛了吗?”

    顾玺轻轻“嗯”了一声。

    黎老师声音满是惊喜:“顾玺,我都不知道你语文那么好,都比过老师了!对了,你拿到奖状了吗?”

    “拿到了。”顾玺淡然道:“只是社会组的一等奖,内容很简单的,和教师组试题不同。老师来考社会组肯定比我成绩高。”

    “你太谦虚了顾玺。”黎老师被夸得很开心,用力拍他的肩:“你应该告诉老师的,这多光荣啊,能上学校光荣榜的懂吗!我这就去告诉校长。”

    在班主任热情的期待下,顾玺捧着奖状,略显无奈的照片被贴在学校宣传栏上。

    永明高中的官方公众号和视频号也同时发布了喜讯:

    【热烈祝贺我校学生顾玺,在《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上荣获一等奖!】

    配图是顾玺捧着奖状的个人照。

    这个消息除了同班同学点赞,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韩漓和柏瑾之分别开小号点了个赞。

    ——韩漓倒是想用自己的大号,宣告自家小孩的优秀。但顾玺嫌太引人注意了,顺便强行摁下了他和柏瑾之想要买热搜的手。

    第31章

    转眼寒假开始了, 暖气开足的客厅里,顾玺坐在羊毛地毯上,面前的桌上摊开着五线谱稿纸。

    “差最后一节就改完了, 加油。”黑心经纪人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监督顾玺干活:“上到高二高三补课就多了, 你得趁现在课程不忙,攒够两年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