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只是交换条件,在奸商这里,果然不能想着占便宜。

    贝莱尔确实不知道该买什么。

    他不完全像康纳那样单纯,刚才斯坦展示的“商品”,在他看来都是些骗术。

    他在杂货店里到处逛来逛去,寻找可以买的东西。

    系统突然提醒他,“我要是你,就把你身边那把枪买下来。”

    贝莱尔停住脚步,看向系统说的“枪”。

    “这不过是把塑料玩具。”他拿起枪,看来看去,和市面上的玩具没有什么不同,“我要这干什么?”

    像是回答他的话,斯坦走过来,大声说:“孩子,你的眼光真不错,这把枪是我在星际战场上捡回来的,你绝对想不到它有多么巨大的威力。”

    他拿过贝莱尔手中的枪,眯起眼睛,对着吊灯开了一枪。

    贝莱尔看向吊灯,那里什么也没发生。

    斯坦歪过头,用空着的那只手挡住嘴,做了个配音动作,“嘭”。

    随着他的配音,一枚糖果从吊灯上掉下来,落在贝莱尔手里。

    “太神奇了,它能无中生有吗?”康纳惊叹道。

    斯坦挠挠头,“啊,是的,没错。”

    贝莱尔边鼓掌边落黑线,‘结果还是骗局啊。’

    但系统已经提醒了,更何况他还欠斯坦一个人情。

    于是他问:“多少钱?”

    斯坦打了个手势,“八十美元。”

    “什么?你干脆去抢吧。”

    康纳贴着墙站在一旁,眼睛左右转动。

    他尴尬地看着贝莱尔和斯坦进行残酷而激烈地讨价还价。

    贝莱尔使出浑身解数,包括但不限于“你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你看你看,这里有条瑕疵”,“你这东西成本价最多十块”,和“走了,我们走了,不买了”。

    最后,他和斯坦双双擦了把汗,以“三十五美元”的价格握手成交。

    在商店里,他们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

    当他们开着拖拉机回到小屋,天已经黑了。

    星星璀璨,一道银河划过天空。

    贝莱尔感慨,“我好久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星空了。”

    康纳抱着手臂,想的却是另一件事,“如果我会飞的话,能把星星摘下来吗?”

    建设的第一步是开荒,贝莱尔看着广袤的草坪,和低洼的山谷。

    以他自己的力量,别想把空地开发出来。

    但如果是康纳的话,估计没干过久就烦了。

    他也没自信一直能给康纳当拉拉队。

    这时,系统提醒他,“你忘了我让你买的枪呢?”

    贝莱尔当然记得,“可那不是一把玩具枪吗?”

    系统:“那是斯坦没用对,你拿着枪,对着草开一枪。”

    贝莱尔照做了。

    随着他对着一片青草按下扳机。

    这片青草向前扑去,继而无端消失了,贝莱尔却发现,土地上出现了各种线条。

    准确地说,前方的土地仿佛变成了画布,凌乱的线条在上面组成青草的图案。

    但土地依然是土地,只是青草变了。

    康纳也发现了,他震惊地看着这一幕,又看看贝莱尔手里的枪,瞳孔地震,

    “这是什么东西?是你做的吗?”

    贝莱尔无法解释,他的心中也在对系统喊:“这是什么鬼?”

    系统解释:“这是一把只能对特定目标发出‘降维打击’的枪,青草被二次元化,不会影响你了。”

    “原来如此,真是非常合理——个鬼啊!”贝莱尔心中的小人捧着脸,做扭曲的“呐喊”状,“我现在能不能把反派们都降维化?”

    “特定的,”系统提醒他,“特定目标。”

    “什么是特定目标?”

    系统淡定回答:“妨碍种田的环境条件都是特定目标。”

    贝莱尔服气,他没法理解,也没法解释,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系统:“我只是告诉你,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康纳还在问:“贝莱尔,这是怎么回事?”

    贝莱尔僵硬地转过头,“看好了,康纳,开荒之力就是这么用的。”

    康纳茫然,但他试图理解贝莱尔的话,“你的意思是,大家都是用这工具种田的——老天,我还以为种田一定会很枯燥!”

    贝莱尔为康纳一去不返的常识默哀一次,然后坚定地回答:“不错,大家都是这么种田的。”

    在康纳的眼中,贝莱尔变得很神秘。海棠书屋

    而此刻,这个神秘的男孩歪着头,似乎在想什么。

    然后他说:“为了更多的基础建设,我们得向大城市的有钱人拉些赞助,比如斯塔克企业。”

    “他们会搭理我们吗?”康纳不由得问。

    贝莱尔看了看手里的枪,“会的。”

    第3章

    使用降维枪,贝莱尔夜除青草三百亩,将一大块空地整了出来。

    当然这一切不是他一个人干的,他的体力不足,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头晕目眩。

    而康纳在旁边跃跃欲试,早就想玩玩降维枪了。

    贝莱尔刚提出请他帮忙,康纳便迫不及待地将“玩具”抢在手里,朝着在夜风中瑟瑟发抖的草地飞奔而去。

    “别除太多,”贝莱尔在他身后大喊,“我想留几块绿化地。”

    突然,他意识到什么,问系统,“我们这样会不会太招摇了?”

    超人随时可能会来,如果被他看见两个捡回来的孩子在无情地屠戮故乡的青草,会不会产生环保上的意见?

    “我设置了障眼法,”系统解释,“一个巨大的防护罩,将这块地方完全独立,卫星也监测不出来异样,只要你们自己不说,没人能看出破绽。”

    贝莱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就是说,即便我在这里裸/奔,也不会被外面的人发现?”

    系统:“我劝你最好不要,这已经不是别人能不能看见的问题。”

    解决“开荒”和“保密”的两大问题,贝莱尔又开始思考,他们该如何去纽约拉赞助。

    康纳不会飞,他们身上也没有买机票的钱。

    他之前逛重力泉小镇时,发现镇上的物价很低,人工费也不高,靠在那里打工买机票也非常不现实。

    贝莱尔盘算着,“要不要明天再去斯坦小屋看看,能不能淘到竹蜻蜓,任意门什么的。”

    淘到就是赚到。

    系统:“你想得太多。”

    既然外面有康纳在忙,贝莱尔回到房间,准备做饭。

    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屏幕上满是雪花。

    对着电视机踢了几脚后,它恢复正常。

    一个主持人出现在屏幕上,正激情洋溢地报道一条新闻:

    “斯塔克工业濒临破产。”

    贝莱尔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不同于韦恩企业,斯塔克工业是一个格外多灾多难的大型企业。

    每当有大事准备发生时,它都会准时准点地破产,然后凭着托尼点斯塔克以一己之力奉献技术,力挽狂澜。

    于是,纽约的人民经常神奇地看着头条经济新闻“斯塔克工业破产了”,“斯塔克工业重振了”,以及“我们来赌一把这个月的斯塔克工业是会破产,还是召开新产品发布会”。

    想必纽约股民的心脏一定都锻炼得十分坚韧,不够坚强的早被这极端状况淘汰了。

    但贝莱尔想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破产?

    一时间,贝莱尔的脑子里冒出种种不利于和谐的猜测:

    “莫非是要内战了?”

    “等等,莫非是米粒尖队长死了?”

    “难道是斯塔克工业的核心机密又又又又又被盗取了?”

    “不会是灭你爸杀过来了吧?!”

    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要亲历大事件,刺激!

    他盘腿坐在地板上,手动调台,准备得到一个解释。

    但是主持人的说法让他越来越无法理解:

    据说,这是因为托尼斯塔克爱上一个女孩,决定花全部资产为她移动银河系的星球,将星星排列成她的名字。

    他乱来的决定,导致斯塔克工业的资金不堪重负,最后……

    贝莱尔越听越皱眉,最后实在没忍住,被尬笑了,“我该不会是遇见玛丽苏了?”

    能把托尼迷得团团转的女孩,漫画里倒是有几个。

    但能打出破产结局的可真心不多。

    何况还是在没有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当事人主动选择作死。

    他实在太好奇了,“我一定得去纽约看看热闹。”

    那可是玛丽苏,活的。

    系统:“你已经想到去纽约的办法了?”

    贝莱尔笑了笑,“嗯。有点头绪了。我能用你联系外界电话吗?”

    系统:“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你要做什么?”

    按照贝莱尔的想法,计划很简单。

    米粒尖的每个电视台为了收视率,都会举办不同的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