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品:《华缨录

    世无密墙,私底下勋贵们凑银子的事不少人知道,没过两日,运银子的车悄悄进了宫。

    而博望侯府,苏扶楹出嫁时,嫁的是博望侯世子,三日回门,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博望侯夫人。

    那日在福寿宫前,苏扶楹说,她要赵徵保全苏家,但想来,这才是赵徵给她那十万两银的回礼。

    苏扶楹虽是刚进府,但如今她才是侯府中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一门多少夫人女眷,再是不愿,也只能干瞧着她收了中馈,重新制了规矩。

    第一场雪前,边关的捷报送往了汴京。

    不知是因先前一战,北狄士气大伤,还是他们当真英勇无敌呢,云北镇比众人预想的要顺利许多许多,不过十日便急攻了下来。

    而赵徵大半月宵衣旰食,夙夜清查之事,也总算是告一段落。

    尹老将军带人攻下云北镇的捷报,也替这段时日阴云密布的朝堂添了些喜气。

    出了云北镇,便是如星落的燕州四镇——东西南北。

    尹老将军与一众将领商讨罢,决定兵分三路,长驱深入,先行攻打燕南镇和燕北镇,若这两座城池能打下来,再行发兵燕东和燕西,既掐断了燕西的援兵,也可防他们大军陷入被夹击的危险。

    赵徵在崇政殿处理积攒的公文时,华缨背刀跨马,与姚明山各领两千骑兵,出发前往燕南镇。

    过了山关,便入了北狄腹地。

    冬日里草疏树秃,不便掩藏。

    可他们对这燕州四镇地势并不熟悉,所用的舆图也不过是前朝所作,历经百年,变化也是寻常,更何况,那舆图也并不精细。

    “都当心,仔细埋伏!”姚明山喊。

    “是!将军!”

    士气如虹。

    高兴啊。

    谁承想云北镇这么好打,那些个北狄蛮子也不行啊。

    姚明山一双鹰眼微眯,看着前方的关口,余光里,华缨一张脸也绷着,好似谁欠了她银子。

    事实上,攻下云北镇,华缨就并未多高兴。

    太顺了,顺得像是耶律宝和孟固安就是个草包。

    比起他们势如长虹,华缨倒是宁愿相信,这是北狄在请君入瓮。

    不过……

    华缨松开缰绳,手中的弓如弯月,羽箭离弦,势如破竹的朝百米外的不起眼草垛冲了去。

    北地天寒地冻,多积雪,百姓收了庄稼,顺手会将麦苗堆在地里,等来年焚烧滋养土地,这样大小的草垛,一路来见过不少。

    可这还是他们见华缨射出的第一箭,众人目光跟随,四周拔剑警戒。

    等了一瞬,没有动静。

    姚明山正要说话,就见华缨搭弓,竟是连发三箭!

    祖宗诶,费银子呢。

    却是不料,那草垛倒了,后面几十个身穿北狄骑装的弓箭手!

    箭矢飞来,惊了战马。

    原地乱作一团。

    “杀——”

    “砰!”

    乌烟瘴气,熊熊的火光点着了那晒干透的草垛,北狄的弓箭手瞬间所剩无几。

    众人来不及震惊,搭弦拉弓,将寥寥几人射杀。

    火势很快蔓延,尸首和着冬日泥土,烧成了一抨焦土。

    大军继续前进。

    姚明山咂舌问:“你怎确信那草垛后有伏兵?”

    “沿路的草垛,只有那个又大又圆。”华缨说。

    “……”姚明山哑言。

    华缨瞅着他有些无语的神色忍不住弯唇,这才又道:“农家干活儿,讲求的是顺手,你回头瞧瞧,这一路的草垛哪有这么靠在路边的?”

    姚明山眉梢轻抬了下。

    片刻,他有些肉疼道:“不过几十弓箭手,哪值得你用一颗雷火弹。”

    旁人不知,他可是知道点的,徐九涣跟随大军,却是终日见不着人,便是躲在帐中制那雷火弹的。

    虽是他不解,华缨一个姑娘家,怎不远万里的要跟着行军,可徐家不拦着,那想来是有事的。

    这事,姚明山想,大抵就是华缨替徐九涣挡着那些个视线,让他能偷摸儿的制雷火弹。

    “毫发无伤是最好。”华缨道。

    爹爹给她雷火弹,便是要大军尽可能的尽数回家。

    路上又遇几回埋伏,拖累了行军速度,两日一夜,华缨和姚明山率领的先锋军到达燕南镇城外十里时,天色已晚。

    “先安营扎帐吧,另外两队先锋军还没到,约莫得明日了,”姚明山说,“我带人巡视上半夜,你守下半夜。”

    华缨无异议,吃过干粮便睡了,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时,她瞪着帐顶想,姚明山大骗子!

    “醒了?”

    听见动静,姚明山扭头看来。

    今儿天朗气清,将连日的阴云都吹散了些。

    另两队先锋也到了,正忙着扎营帐。

    华缨过去,抬脚就朝姚明山踹了下,“做甚不喊醒我?”

    姚明山往旁边躲了躲,用根枯木枝从燃尽的灰土堆里挖出个黑黢黢的东西扒拉给她,“当真是冤枉我,哪里是我没喊,你自个儿脑袋一缩,管他是谁。”

    华缨想了想,扪心自问,这是她能干出来的事。

    “这什么?”她瞪着地上那黑黢黢的问。

    “烤羊粪蛋。”姚明山说。

    华缨:……

    “哈哈哈……逗你的,”姚明山将那黑黢黢的捡起,掰成了两半,“烤红薯,自个儿剥皮啃。”

    外面烧得焦黑,里面的红薯心儿却是黄澄澄的,丝丝冒着热气儿,甜滋滋的。

    华缨吃完半个,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却是见姚明山这厮别过脸,笑得肩膀直颤。

    华缨:?

    谁下毒将他毒傻了?!

    两日后,尹老将军带着大军抵达燕南镇。

    是日,一众将领在帐中商议明日攻城之计。

    “过往都是云梯木桩的攻城,听闻徐大小姐手里还有雷火弹,不如……”那两撇胡子的将军话没说完,尽是心照不宣的暗示。

    帐中众人皆循着他的目光,看向了炭火盆前小凳子上坐着的华缨,神色也是一副跃跃欲试。

    华缨烤烤手背,又烤烤手心,抬眼迎着那些视线,看向那定海神针的人,道:“尹老将军觉得呢?”

    “可以一试。”

    要攻开城门,便少不得损兵折将,若是雷火弹能将城门炸开,便减少了将士损失,这是好事。

    “好啊。”华缨答得利索。

    顿时,帐中气氛好似点燃了什么火星子,变得燥热。

    华缨看着炭盆里猩红的火光,却是没说话。

    翌日,兵分四路。

    北城门乃是正门,有五千大军,剩余三个城门,尹老将军交代,只守城门,以防北狄兵将逃走。

    姚明山守南城门,华缨则是揣着雷火弹,跟着尹老将军去了北城门。

    燕南镇的守将,更像是儒士,寒风里,一副美髯飘动,身形笔直,瞧着有些文人风骨。

    冯老将军说:“此人有北狄和中原的血统,你瞧他身形单薄,但他有着北狄人的力大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