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作品:《摆烂后漂亮万人嫌成了团宠

    虽然没带什么挂饰,但瞧着那身锦袍就价值不菲,可不是头肥羊?

    “当真不杀人?”富家小公子问:“你们出来打劫没杀过人?”

    流匪头子邪笑两声,出列道:“别人嘛,自然杀过。你要是乖乖听话,留下来做个压寨夫人,俺就放过你们。”

    富家小公子抽出剑:“那要让你失望了。”

    他转头喝道:“动手!”

    山匪头子一愣,小公子身后的人立刻变作凶狼,抽出刀剑杀了过来。

    战斗结束得毫无悬念。

    不到一刻钟,元澈喜提一麻绳的流匪。

    “饶命啊大人!”山匪头子这会儿老实了,哭丧着脸,“俺本是山脚下大坳村种地的农民,前阵子打起来,村子被烧了,俺和弟兄无家可归,只好上山落草,没杀过人!”

    少年用剑身往他脸上拍了拍:“我劝你还是想清楚再说。”

    剑尖的杀气吓得他一哆嗦,脖子发凉,立马倒豆子似的交代了:“杀过杀过!杀的是上一次抢劫咱们村的流匪,就是他们把俺们村子烧了!大人不信,俺可以带你去大坳村看!那儿只剩些瓦片土墙了!”

    元澈道:“时间紧迫,本大人没空细纠真假,先去丹州,到时我再判对错。”

    一听要去前线,山匪们哭爹喊娘不愿意走,以为要被推上战场送死。

    “老实点!”元澈一马鞭抽在地上,溅起一片灰尘:“不是送你们去死,本大人看你们表现,要是表现得好……”

    他故意停了一下:“说不定,本大人会酌情减刑?”

    山匪们面面相觑,心里将信将疑。

    就算这个人要他们送死,他们此刻也逃不掉,倒不如乖乖顺从,路上见机逃跑。

    元澈知晓震慑仅是暂时的,这些人定会想法逃跑。

    但没想到这么有行动力。

    当晚,确定富家小公子睡熟以后,山匪间的狗头军师偷偷做了个手势。

    众人悄悄聚拢,听他道:“我可不相信这人那么好心,肯定是推咱们上战场送死的。”

    他从袖里取出了几根没被搜到的草茎:“虎铃子,瞧见没?一根就可以把那小娘皮养的毒死。”

    吊梢眼环顾一圈,他压低声音:“谁去?”

    众人对视一眼,心里蠢蠢欲动。

    第084章 鹰使

    山匪们各怀鬼胎。

    擒他们时,那小白脸并没有动手,威风倒耍足了。

    如今巡夜的在另一边,小白脸睡得香,除非脑后再长一只眼睛,否则怎么可能防备。

    当下,有人就捂住肚子:“哎哟,哎哟。”

    巡夜的走过来:“怎么了?”

    “俺要出恭,俺肚子疼!”那人见守夜的不耐烦,继续大叫:“哎哟,疼死俺了!”

    守夜的怕他把世子吵醒,骂了几句,解了麻绳一指:“就在那棵树底下出恭,晦气。”

    山匪走到树下,守夜的不放心,看他脚步不停,连忙起身跟过去。

    “干什么干什么!谁允许你往后走的!”

    趁此机会,狗头军师示意离侍卫最近的山匪。

    那山匪会意,大着胆子伸出脚,想侍卫们的水壶扒拉过来。

    “嗒。”

    一个水壶被放到狗头军师手边。

    他扯开塞子,刚想说谁这么体贴,动作忽的僵住了。

    狗头军师缓缓转头。

    刚刚还在熟睡的富家小公子不知何时到了身后,扛着长剑,头发垂下来,看不清那双爱笑的眼睛。

    他冷森森咧开嘴:“逼我加班?”

    狗头军师心里一凉,牙齿打颤,哪能想到他当真背后有眼睛,这等微小动静也能察觉。

    “不敢了,俺再也不敢了。”他赔笑。

    富家小公子朝他伸出手:“拿出来。”

    “拿什么?”他装傻。

    富家小公子人狠话不多,那把随时能把人捅个对穿的剑贴上来,顺着狗头军师的脖颈寸寸挪动,似乎在试探从哪里出剑更好。

    下一刻,剑锋一转。

    狗头军师感觉浑身瘫软,手上凉意骤现。

    他闭眼哀嚎:“大人,俺错了!俺真的知错了!”

    可过了几秒,他才感觉脑袋和手都还好好长在身上。

    狗头军师小心翼翼睁开眼,见富家小公子拎着那几根虎铃子,冷冷看了几眼,随后冷笑一声。

    他收起剑,若有所思道:“杀人太麻烦,他醒了说不定要跟我闹,所以……”

    富家小公子晃了晃虎铃子:“我决定跟你们玩一个游戏。”

    山匪们都傻了,不杀他们,还要跟他们玩游戏?这小白脸脑子撞坏了吧?

    “接下来几天,给你们的干粮里,说不定会掺有虎铃子,也可能没有。”

    富家小公子目光发冷,意味深长道:“你们最好安分一点,祈祷往日的行善积德能保佑你们足够幸运,拿到无毒的那一份。”

    “否则,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你们的狗命。”

    “咚。”

    狗头军师呆滞地跌坐在地上。

    完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少年离开后的第三天,裴怀虚抵达临近城池。

    官员急急出来迎接,正想以城中缺粮为由搪塞,中书令却不假思索,直接发出放赈和充军调令,一层层分配下来,正好是城中粮仓可承受的极限。

    但凡少一石,都不够城中撑到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