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品:《君主大人的掌心雀

    他嘴上说着不困,可躺下去没一会儿便睡着了。

    上官濂喝了口茶,转头见余宁还在盯着自己,不由得笑道:“你何必如此防着我?”

    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让余宁的表情更加不快。

    “从喻潼关到这,几千里,你倒是有兴致。”余宁说。

    “怎么这么说?”上官濂谦和有礼的道:“所求不多,却是你不敢求的。”

    余宁眼神越发冰冷,“奉劝一句,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便不要碰,否则,会付出代价。”

    “好,我记下了。”上官濂说。

    他又喝了口茶,“那你呢?有些东西,明明是自己的,却也不敢碰,是怎么回事?”

    这句话出口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又一次剑拔弩张起来。

    余宁看着他,“秦舟先生在上,若知道自己的得意门徒是这副模样,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上官濂愣住,他没想到,余宁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将他的底细摸得一清两楚。

    “你既如此清楚,何必假惺惺试探,闲的么?”

    他翻了个白眼,直接起身,“我也困了,我去睡觉。”

    边说边起身朝春华睡着的方向走去。

    一柄剑突然横在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余宁偏头看他,冷眼相对。

    “不去也成,那你去?”上官濂满眼讥笑,“……不过,你跟他一张床,睡得着?”

    男人满眼挑衅,激得余宁神情越发冰冷,手臂一翻,长剑眨眼已到其人脖颈处。

    上官濂抽针抵挡,针尖与剑身擦过发出声响。

    恰巧这时,床榻上的人突然动了动,二人瞬间止住动作,纷纷看向塌上的人。

    春华没醒,不过是翻了个身而已。

    上官濂松了口气,决定看在春华的面子上不跟这人一般见识,于是率先收了金针。

    “算了,我就睡这儿。”他直接转身去软榻上和衣躺下。

    余宁瞄他一眼,这才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

    二人没再有任何交流,却对彼此心知肚明。

    蜡烛将要燃尽,光亮渐渐变得暗下来,最终陷入一片黑暗。

    黑暗中,上官濂突然极低地叹了口气,“你这个人,还真是奇怪。”

    然而这句话,注定得不到任何回答。

    --

    次日一早,彭当家准备好了足够银钱,想要收买这位连名字都是现场胡诌的神医先生。

    “路先生你看,这些是定金,若是能将病人的奇症看好,之后还会有更多报酬。”

    “不急。”

    上官濂做了个‘请’的手势,“烦劳当家带路。”

    虽说都是自己带出来的, 但余宁还有其他任务,因此他也不打算拘着他,而是只带了春华出来。

    山寨的格局跟一般地方不太一样,不像是那种只会喊打喊杀的地方,倒像是武林中的一个什么门派。

    里面环境不错,像是有人精心装饰过的。

    春华得了上官濂的恩惠,不用去收拾那些马粪,因此将他当成神明般的供着,井然做出一副小跟班的模样。

    看到那些银钱的时候,更是两眼放光,恨不得上去抓上一把,可最终还是忍住了。

    “喜欢钱?”上官濂问他。

    “那么好的东西,有谁不喜欢?”春华反问。

    上官濂便笑了,“你要钱干什么?”

    “娶娘子啊!”春华回答的理直气壮。

    上官濂愣住,“娶娘子?”

    随后哈哈大笑,“你才多大,居然还想着娶娘子?”

    “这种事,自然是要提前规划好的。”春华小声说:“偷偷告诉你,我都攒了不少银子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娶娘子?”上官濂不由得问道。

    第21章 疑难杂症

    春华想了想,“应当要余宁先娶了娘子才能轮到我吧!”

    “哦?为何?”上官濂挑了挑眉。

    “自是他年长我几岁啊!”

    上官濂沉默片刻,又问:“可若他并不想娶娘子,亦或者,这辈子都不会娶,你当如何?”

    “男人娶妻生子不是天理伦常吗?”春华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不会娶?”

    上官濂一噎,还不等再说什么,他们已经到了病人所居住的地方。

    那是一座类似宫殿般的辉煌楼阁。

    四处镶嵌着金丝网,到处都是水晶材质的装潢,看起来十分华丽。

    楼阁上面提了字,写着‘醉玉馆’。

    彭当家让他们在门口等,接着自己一个人前去敲门。

    春华发现,这人自从进了院子之后就变得非常谦和有礼。

    他貌似很怕屋子里面的人。

    “跟二爷说,神医到了。”彭当家说。

    里面的人似乎低低应了一声,接着便是远去的脚步声。

    一行人在门前无声站立良久,才听到吱嘎一声。

    春华抬起头,看到彭当家之前敲的房门已经开了一条缝。

    “二爷说,辛苦当家,这就请神医进去。”

    彭当家满脸堆笑,“不辛苦不辛苦。”他回首,看向上官濂,“神医请进。”

    上官濂点了头,带着春华进了门。

    带他们进去的是一个大约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穿着绫罗裙,带着琉璃钗,头上编着几个小辫子。

    小姑娘笑容甜美,施礼道:“神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