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作品:《竹马每天都在讨打

    “嗯,娘您放心。”宁玉瑶乖乖点头,“女儿会听秦将军的话。”

    祁婧惠欣慰地点头,看向秦柏,“秦将军,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启程。”

    数万大军训练有素,迅速拔营向雁京进发。

    天边一群灰色的鸽子划过大宸阳光明媚的天空。

    三日后,它们抵达雁京。

    祁晖珉紧握着手中的纸条。

    他已经不能回头了,望着下首全副武装的私兵,沉声道:“行动!”

    私兵们一言不发,转身离开宣王府,他们隐藏在暗处,只待时机到来便一同向皇城冲去。

    第109章 废物

    承武十八年十一月初二。

    皇城门口的羽林军守卫们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厚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倾下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

    冷冽的寒风不时从身边刮过,守卫们身姿挺拔地站立着,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忽然,一名守卫眼尖地看到前方异动,立刻高声喝道:“什么人!皇城门前不得放肆,速速停下!”

    只见一队兵士身穿铠甲,手持兵器直冲皇城而来。

    他们对羽林军的呵斥声充耳不闻,守卫们迅速抽出自己的武器,准备迎敌。

    队正取下腰间的号角,正欲吹响,却感到胸口一凉,低头看去,一柄长剑从他的背后穿胸而过。

    他僵硬地转头,长剑的剑柄握在一名方才还跟他们有说有笑的兄弟手中。此时那人满脸冷漠,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

    队正满心疑惑,他很想问为什么,为什么曾经的兄弟会背叛他们。

    然而对方不给他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将长剑从他体内抽出,再次挥剑攻向其他弟兄。

    “队正!”旁边的守卫们惊呼出声,他们立即回过神来,愤怒反击。

    尽管他们很快就将刺杀队正的叛贼击杀,可经过这么一耽搁,那些叛军已经冲到皇城门前。

    守卫们回身抵挡,然而对方的人实在太多,他们区区数十人不是叛军的对手。

    一名守卫趁乱捡起队正手边的号角。

    叛军中有人注意到他的动作,一支箭矢如闪电般向他急射而来,直接扎穿了他的脖颈,但依旧晚了一步,嘹亮的号角声传向远处。

    “敌袭!”

    城内各处守卫听到号角声,敌袭的警报钟声瞬间响彻雁京。

    然而也有部分的警报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在那些未被敲响的大钟旁,无一例外都躺着数名被朝夕相处的队友背叛而死不瞑目的兵士们。

    雁京城外,京锐营统领刘浚听到钟声脸色剧变,他狠狠地骂了一声:“哪个兔崽子嫌日子过得太好了!”

    他抄起武器,吼道:“快!马上进城。”

    等刘浚带着京锐营赶到雁京城门前时,往日这个时辰大开的城门此刻却大门紧闭,将他们拒之门外。

    城楼上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京锐营的将士们猝不及防,被射杀数十人。刘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倒下,心中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下令退至箭矢射程外的位置。

    他咬牙切齿地看着守在城楼上的中年男子,怒喝:“金展!你想造反不成?!”

    城楼上的中年男子金展正是京翼卫副统领,而负责守卫雁京安危的京翼卫此刻居然关上了雁京城的大门,对着想要进城支援的京锐营刀剑相向。

    “刘统领,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时日无多,太子年幼难成大业,不如与我一同为宣王效力。”金展居高临下,语气傲慢,试图策反刘浚。

    “呸!”刘浚毫不买账,“陛下千秋鼎盛,太子聪慧仁德,祁晖珉算是个什么玩意!”

    “大胆!竟敢直呼宣王名讳,刘浚,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金展大声斥责道。

    刘浚轻嗤一声,不再理会金展的叫嚣,他直接下令攻城。可雁京城的大门厚重无比,关上机括后便很难从外部强行打开。头顶的箭矢再次落下,刘浚只得再次下令撤退,下令让人将攻城槌搬来。

    雁京城内的厮杀声透过厚重的城门隐隐传来,正当刘浚焦急万分时,一名百夫长过来请示:“统领,城楼上有属下的兄弟,可以让属下试试吗?”

    刘浚仰头看着城楼上手挽弓箭的大宸兵士们,沉思片刻后点头应道:“可。”

    百夫长拱手行礼,走到城楼下即将进入弓箭手射程的位置。

    他仰头对着城楼上声嘶力竭地喊道:“王哥!还记得我们进军营的时候发过的誓吗?我们身为大宸将士,立誓保家卫国。我们参军为的是守护大宸和大宸的百姓,而不是为了他们的一己私利,成为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城楼上的人没有动作。

    百夫长和刘浚也没指望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说动他们。

    百夫长没有泄气,他继续喊道:“王哥!你听听城里百姓们的惨叫声!那是我们誓要守护的家人朋友!你再看看我前面兄弟们的尸首,我们都是同袍兄弟啊!我们本应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而不是在这里自相残杀!”

    城楼上的兵士们听着百夫长的呼喊,侧首看着血流成河的雁京城。

    早上还笑着目送他们走上城楼的阿伯阿婶们,此刻却倒在血泊中。有兵士的怀中,还放着卖炊饼的阿伯硬塞给他们的肉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