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品:《她的小影卫[女尊]

    “没关系,不等了,”她脸色如常,只站起身,“我出去看看。”

    话音刚落,衣角就被拉住了。

    她低头,对上一双焦急又担忧的眼睛,里面湿湿的:“主上别去。”

    “那也不能饿着呀。”

    从昨晚至今,他都多久没吃东西了,水米未进——也不对,水还是灌了不少的。姜长宁哭笑不得摇摇头。再这样下去,铁人也熬不住了。

    “没事,我不走远。”她道。

    江寒衣仍然不答应。

    她如今换了平民百姓的短布衣,不如从前长裙广袖的,拉起来趁手。他怕让她挣开了,又急着来拉她的手,握得紧紧的,半个身子都悬在床外面。让人看着心里很不好受,也很软。

    姜长宁忽地有一点恍惚。

    这副情景,好像她不是假冒充数的齐王,他也不是她的影卫,真的就像寻常夫妻一样。

    “你不饿吗?本王可顶不住,”她蹲下身去,拉着他的手摇了摇,故意玩笑,“现在外面这样乱,可是随时要逃命的。要是饿坏了,跑不掉,被人抓去领赏怎么办?我的脑袋现在大概可值钱了。”

    趁着这人一时失语,她倾身过去,在他额上轻轻亲了一下。

    “我就到巷子口上找一找,要是没有,也就回来了。放心,跟你保证还不行吗?”

    说着,勾起他的小指,晃了一晃,笑得很没心没肺。

    江寒衣哪能被她骗过去,还想喊她,她只不听,一溜烟地就跑远了。

    ……

    刚出院门,尚且不觉得如何,只觉得巷子里格外安静,家家闭户,一片死寂,在这等时局下倒也是寻常。但刚拐到街上,便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目之所及,皆是尸体。

    许多小商小贩,想来是连躲避的时间都没有,直接横尸在自己赖以谋生的推车上。鲜血淋漓,犹不瞑目。

    远处有男子牵着幼童,一面放声大哭,一面将死尸挨个翻过来看,大约是在找自己的妻主。

    “乱党竟能残暴至此。”姜长宁不由低声道。

    若要争夺皇权,杀进宫去便是了,与平民百姓何干?

    她不过自言自语,却听身边有人劝:“哎哟,这话可说不得,快些回家去吧。小心一会儿她们又杀回来,可躲不及。”

    一回头,原是一个挑扁担的小贩,想来是命大,刚刚躲过一轮杀戮,藏身在拐角处,要是不出声,她都没有瞧见。

    她刚想谢对方的好意,一眼瞥见那扁担两头,挑着两个筐子。其中一个里装的是碗和大勺,另一个是草窠子,捂得严实。

    “大娘,您卖的什么?”她问。

    对方连忙摆手:“不卖了,什么也不卖了,逃命要紧。”

    说着,挑起扁担就要跑,被姜长宁手快拦住:“不论是什么,您都卖我一份。”

    “你这孩子,是不是傻呀,怎么分不清轻重呢?”

    “我夫郎病在床上,快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要不卖我,我也不知道到哪里还能找到吃食了。”

    对面闻言,打量她两眼,神色颇为复杂,到底是将挑子重新放了下来。揭开草窠的盖子,里面是一桶白粥,只剩了个底。

    从前姜长宁未必正眼瞧的东西,如今却当宝贝,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唯恐洒了半点。

    那小贩就叹气道:“原本不想做你生意,实在是看你诚心,怪可怜见儿的。年纪轻轻,倒懂得疼人。”

    她自然千恩万谢。

    身上没有银钱。她身为亲王,本来处处有人服侍,不论到哪里,只消一个眼色,自然有随从会替她结账,何须自己带着。从前越冬最会察言观色,不必她吩咐什么,总能安排得妥当。

    她忆及昨夜,越冬是如何自陈当了细作,又是如何死在她眼前,也不免有一瞬唏嘘。

    好在虽改换了衣裳,身上值钱的东西并不少。她随手取下珍珠的耳坠,就递到对方手里:“大娘,我出来得急,没带银钱,这副耳坠大约能抵得过了,您别嫌弃。”

    对方睁圆了眼睛,上下看她几眼,一声不吭,将那副足够寻常人家几年开销的坠子揣进怀里,连扁担也不要,飞快地跑了。

    她笑笑,小心捧了粥碗,一路躲在墙根下回去。

    进门,有人乖乖坐在床上,原是满脸的惴惴不安,见了她回来,像是松了一口气,眉心舒展开来。

    她只走到床边坐下,轻轻笑笑:“来,吃饭了。”

    第54章 喝粥

    街头巷尾的吃食,原本朴素,姜长宁去时,又只剩得一个底,好不容易凑出一碗捧在手里,米粥稀薄得有些可怜,勉强照不见人影。

    但在眼前的情形下,已是极难得的东西。

    她舀起一勺,低头试了试温度,小心送到江寒衣的唇边:“慢点。”

    其实也就是白说一句。

    挑在扁担头子上的草窠,保不了这样久的热度,她一路捧着碗回来,都不觉得烫,此刻只是半温不凉,勉强能够入口。

    江寒衣看看她,又看看喂到唇边的瓷勺,显然很明白,在如今这样的乱局下,这碗粥来得有多不容易。垂眸看了半晌,才肯凑上去,慢慢地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