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作品:《教书匠与小农夫的田园生活

    ,谢松青没全掉水里去,但是这上半身的衣服都给湿透了。

    李耀宗从背后抱住谢松青,怕他肺里面有呛着水还晃了几下帮他控了控水。谢松青咳嗽了几下,抓住了李耀宗的手一下子就挣脱了他的怀抱,他擦了擦嘴角的水渍,脸上不知是气的还是呛水呛的,红彤彤的。

    “你是哪根筋没搭对啊,在水里吓唬人。”谢松青气恼的都开始骂人了,但他也说不出什么厉害话。气的脸红红的也只能说出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骂词儿。

    李耀宗只是想开个玩笑来着,也没想到会成这样,脸上有些讪讪的。

    “你没啥事儿吧,要去看郎中吗?”看见谢松青的臭脸,他心里有些着急。可他平时和自己的伙伴还有弟弟们都是这么玩的,下河摸鱼的时候都是我把你推进河里你把我推进河里,打打闹闹的感情会更好呀。

    谢松青没说话只是沉默着走上了岸,上了岸后把头发都解开了挤干水分。他的长衫都打湿了所以有些贴肉,却正好勾勒出了他清瘦而又挺直的后背,长长的头发如上好的黑绸缎披在身后像是一个化成人形的水中妖精,李耀宗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盯着那背影,身上都有些燥热了起来。

    “诶,你的东西不要了啊。”李耀宗扭头看见那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忙用双手捞了起来,几步走到岸边,有些小心翼翼的喊住在岸上的谢松青。

    谢松青本来不想理会他,可是孩子们都满怀期待的等着他呢,他不好让他们失望,只好愤愤的走到李耀宗面前,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荷叶就大步走了。

    李耀宗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笑了笑,继续去摘他的莲蓬去了。

    谢松青因为衣衫都湿透了,也不好再在学生面前继续讲课,就把荷叶都发给了他们,让他们先拿回家自己观察一下,然后写一些自己的所闻所感,他则回到自己的小院换衣服去了。

    一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在晚上的时候谢松青给鸡、狗喂了食之后走到院门儿那里准备闩门时,看见门外的地上放着一堆莲蓬,少说也有上十个。

    谢松青联想到白天时发生的事情,也就想到是谁送的了。他那是也只是一时气恼才发了脾气,看到这一堆莲蓬还挺不好意思。

    这个傻大个,大概是想通过这种做法向他道歉吧!“怎么像个小孩儿似的,白长个儿不长脑。”谢松青自言自语的,再将莲蓬尽数收起来后谢松青这才关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吧,这食欲就像是一只蛰伏的野兽,你一点荤腥不让它闻着他就一直没啥事,你让它尝了一点甜头就完了,放出来了……

    第12章丰收

    时至仲夏,稻穗金黄的在田里笑弯了腰,李家村迎来了一年来最忙的时候。在村子里,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们,每每到了要收稻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帮忙,今日你帮我家割,那我下次就帮你家割,互相轮着来。

    李耀宗家田地多,平时也花了心思在地里,地里的收成很是不错,故这农忙时村里帮着割稻的第一家就是他们家。

    天儿刚刚亮,叶子上的露珠都还没干呢,李家村已经聚集了不少来帮忙的乡亲。

    李杨氏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的,这收粮食是头一件大事,不吃饱咋能有力气干活呢。

    这干农活消耗体力,所以李杨氏在吃的方面一点儿都没含糊,自家种的糯米煮了一大锅糯米饭,这糯米饭特糖分高,特管饱。还有玉米面和老南瓜一起蒸的南瓜饼,香喷喷软糯糯。配菜也不含糊,特意在集市上割的三斤酱牛肉,三大盆足足量的肉末烩豆腐,铁锅茄子,辣椒炒肉片。

    村里的汉子们都感慨李杨氏手艺好,吃的啧啧有声的,李杨氏看着也高兴,累了一大早也不觉得有啥了。

    “娘,咱家的镰刀你都给泡水了吗?”李耀宗吃完了饭,抹了抹嘴角的油,问到。

    “这还要你说,昨天就给你们弄好了,就在水沟里泡着呢。”李杨氏手里不停忙活给邻人盛饭,头也没回的说。

    “乡亲们,你们都自己带了家伙事儿没。”乡亲们都说带了。

    “那行,你们先吃着饭,我先去田里干着活,你们都知道咱家田在拿儿吧。”李耀宗将短衫扎进裤子里,将裤脚用麻绳捆起来,拿了镰刀就准备上田里了。

    “哥,你等会我,我也吃完了,咱俩一块去。”李耀祖将碗里的几口饭尽数扒干净咽下了肚,匆匆的就要和李耀宗一起出门。

    “行,爹,我和三弟先走一步,你们慢点吃,都吃饱了,别饿着了。”李耀宗笑着打了招呼就带着弟弟往田里去了。

    东来河下,太阳已经从东山后慢慢的探出了半张脸,李耀宗带着弟弟正挥洒着汗水割稻,李耀宗力气大,干活又卖力,这不一会就割了一大块儿了。

    李耀宗边割边把手里的谷穗按一定的量的用干草缠在一起,放在了田埂上,到时候方便后面的人运回去。

    李耀祖年纪小,力气也小很多,手脚没有哥哥那么利落,但胜在干活细致,割过的稻茬齐齐整整的,地上也没落下过一根稻穗。

    李耀宗看了看弟弟那精细的样儿,不由得取笑他“三弟,你这活做的,比大姑娘绣花还好看。”

    李耀祖听了也没恼,擦了把汗,继续慢悠悠的干他的活。不一会儿,李富和村民的都过来了,都互相寒暄了一会儿后就认真的干起了活。

    都说这人多好办事,这句话确实不假。村民们大多是有多年务农经验的老把式,割的都挺快,也各有各的分工。

    割稻的一波,挑稻子去晾晒的又是一波,累了就相互换着来。一大波人都是井然有序的,干活干的特别利落。

    这一上午就足足割了两三亩地,到了饭晌,李杨氏带着两瓦罐的凉茶来看他们,顺便叫他们回家吃一趟饭。这凉茶李杨氏是隔一个时辰就给他们送一次,可还是供不应求。

    李耀祖一看到水就赶紧扑了过去,这一上午可把他累着了,嗓子眼都好像在冒烟,灌了好大一碗茶下去这才觉得舒服了不少。

    “你慢着点,别呛着了。”李杨氏忙帮着三儿子顺了顺背,口气里透露这心疼。

    “娘,没事,我不累,今天中午吃啥呀。”李耀祖干了这半天活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就等着吃晌午饭了。

    “今天吃鸡肉锅子,卤肉,还有烧鹅呢。”李杨氏笑着回道。

    “那还等什么呢,咱快点招呼大伙回家吃去吧。”李耀祖急不可耐的就要回去找东西抚慰他饥肠辘辘的肚皮。

    “大郎,当家的,各位乡亲们,饭做好了,咱歇一歇,先回去吃饭去。”李杨氏大声的朝田里喊着。

    “好勒,这就来了。”邻人欢快的挥着手,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准备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