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拾趣

作品:《窗前挂新月文集

    珍珠

    珍珠是贝类生物以生命孕育的宝石。它是少数不需要任何人工切割,琢磨即可发出迷人光泽的神奇瑰宝。而上好的珍珠,看起来晶莹剔透,凝重圆润,象征了健康、富贵、长寿。然而,可曾知道,珍珠所带给人们的美好祈喻,都是用自己一生的痛苦孕育出来的啊 。

    是这次在海南珍珠馆一行方才得知,原始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沙粒或寄生虫、再者就是自身的残余卵分泌过剩素等,侵入了肉体,给它们带来不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的感受,贝类本想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将异物不断的包裹并试图将其排出体外,以消除肉体上的痛苦。谁知,这样做根本能使杂质从肉体中消除,反而使杂质越裹越大,在肉体里越裹越牢固。为了减轻痛苦,它们只有不断的分泌珍珠质,经过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就会因包裹杂质不同而形成色质不同的晶莹体。这个晶莹体,就是人们称谓的珍珠。最初,人们的获得,可能是来自对贝的食用。

    人们的这个发现,无疑增加了贝类的痛苦。现在,为了得到符合人类需求的各色珍珠,便开始采取人工的方法,刻意将将珍珠核及其它碎片植入贝的母体之内,逼迫着贝类不停地分泌珠珠质,从而得到人们希望成色的上好珍珠。

    从珍珠身上,我看到人类的残忍。沙粒的自然侵入是贝类的无奈,而人工植入增加贝类痛苦则是有意为之了。就珍珠而言,人们是在把自己的欢愉建立在贝类的痛苦之上。在现实生活中,不也有一些人,总是把自己的快乐想方设法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吗?

    椰子

    海南是椰子的世界,也有人把海南岛称为椰子岛。我们来到海南,举目皆是椰子树的影子。它那热情开放的身姿,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使我这个北方人觉得别有风味,充满情趣。

    在海南几日,听到了一些关于椰子的传说。

    走在椰子树下,担心的莫过于被突然掉落的椰子砸到头上。然而,实话告诉你,椰子轻易不会自动从树上掉下来。你从椰子树下走过时,望着那一咕噜又圆又大的椰子,不必担心,椰子是要经过采摘才会下来的。摘椰子是当地人的一项主要农活儿,在这里的人为了生存,必须学会两大本事:一是下海,二是上树。这上树就是为了采摘椰子和槟榔“八十老太上树比猴儿快”并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他们上树是要穿专门有铁钉的鞋子的,并不象北方人想像的光着脚上树的,真是那样,她们的脚也是受不了的。

    但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偶然也有极少数熟的过透或有了病虫害过早烂的椰子,会从树上落下来。由此,椰子落下便有了说法。说是被椰子砸到的人,都不是好人。即使没砸到你,而与其距离最近的人,也会被人说算你眼下不坏也快变坏了。其实,人们是想用这个传说,来教育人不要学坏,要诚实做人。

    这不,七十年代中期,江青曾在海南三亚的鹿回头宾馆疗养。有一天早晨,她背着双手,踱着四方步,来到宾馆前的一片椰树林中散步,突然间一颗椰子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砸在她刚刚迈出的一只脚上,险些砸在她的头上。也许上天觉得她恶事做的还不够,只想用这种方式教训一下她,使她醒悟,可江青被从天而降的落椰子吓的心惊肉跳,很快她被咂的脚就肿了起来。

    为此,江青对海南的椰子树产生了怨恨,在她一句不想再见椰子树的话说过之后,宾馆前的那片椰子林就被砍伐一光。

    当时,海南的地方官司为了海南的椰子,也为了消除江青对海南的怨气,便苦思冥想出一种用椰子做出的汤,里面加了海参、枸杞等十几种佐料。做好之后,江青喝过之后赞不绝口,还极有兴致地给这个汤菜起名叫“椰子盅”一时间也消除了对椰子的怨气。正是从那时开始,这道汤菜成了海南的名菜,中南海里接见外宾要上这道菜的。

    鹿回头

    鹿回头是三亚的一座不高的小山,山上建有鹿回头宾馆,并且是游客必到的景点。这里面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每年的三月三,是聚居在海南的苗族、黎族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像我们过年一样热闹,寨中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期间有很多民间文艺活动。这天还是青年男女相互传递爱情的时节,他们认识在这个节日,定情在这个日子里。而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歌来尽情抒发并传递心中的爱情。从前,这天村里的年轻人还会举行集体狩猎活动,捕获猎物最多的年轻人,会被人们视为当年的英雄人物,倍受崇敬,更会成为姑娘们爱慕的对象。

    说的是有一年的三月三,村里的小伙子们来到动物经常出没的五指山上捕猎时,奔跑了多半天连一个猎物也没看见,平时这里动物很多,这天却没了踪影,大伙儿都觉得很奇怪。就在人们快沮丧到极点的时候,突然在人们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只小巧的梅花鹿。只见鹿身上的花斑射出一道道彩色的光茫,令人目弦神往。自然,这只美丽神奇的梅花鹿就成了小伙子们追逐捕获的对象。然而,任人们的弓箭如何神射,就是没法将梅花鹿射中,小鹿一会往前一会往后退,忽左忽右,让人没有法子捕获到。

    人们精疲力竭地追猎了一整天后,都纷纷丧失了信心,决定收箭而回。只有一个叫阿黑的小伙子不死心,非要捕获这个鹿不可。别人的回去了,只有他随着那只鹿忽陷忽现的身影死追不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历尽了数不清的艰难,终于在一个山头上看到梅花鹿停了下来。阿黑认为这可是天载难逢的时机,赶紧搭箭拉弓。就在箭即将离弦的瞬间,那只可爱的小鹿缓缓地回过头来,深情地注视着阿黑,这目光中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阿黑的箭应声落地。随之,那个小鹿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脉脉含情地向阿黑走来原来这个山的前面是悬崖绝壁,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鹿走上了绝境,无路可逃。可这正是上天对勤劳善良的阿黑的考验,就是要考验阿黑的恒心和勇敢。小鹿就是仙女变成的,是上天对阿黑的恩赐。

    后来,阿黑仙女结成夫妻,恩爱度日,辛勤养育着自己的儿女。而他们的后代,就是现在的三亚人。为了纪念先祖,三亚因此也称为鹿城,鹿回头的地方成了美丽的景观,更是人们慕名而去的地方。

    槟榔情

    有一支人们十分熟悉的歌叫采槟榔,唱这支歌的该是一位秀发女子,自然人甜歌也甜: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他又美他又壮,谁能比他强,赶忙来叫声我的郎呀,青山高,绿水长——听着这支南国民谣风味的歌,就会使人们禁不住对甜甜蜜蜜的槟榔馋涎欲滴。

    在海南期间,车子经过陵水黎族自治县时, 只见村前村后,满栽的是槟榔树,阔大的树叶遮天遮日。苗家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每当人家有娶亲、生子这些重大事情的日子里,他们都要在房前或屋后栽上几棵槟榔树作为纪念。

    这里的年轻人相爱的时候,也都是用槟榔作为信物。如果一个姑娘看中了一位小伙子,她就会悄悄送给你槟榔以表示情意。而小伙子遇到心仪的女子,往往要给女孩赠送槟榔,如果女孩愉快地接受了,那就说明她接受了你的爱意;如果她婉言拒绝,就说明你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了。

    两个年轻人有了情义,有的还私订了终身,可最终都要过女方父母这道关。这个时候,女方父母的态度并不直接表达在言语上,而是表现在他们对男方带来的槟榔的态度上。如果女方父亲在一番交谈后,高兴地吃起了你带来的槟榔,那么,在他们眼中对这桩婚事就算通过了。如果他们不吃你的槟榔,那么,就是对婚事不同意或有疑虑。男方呢,一则再下功夫,加大进贡力度,以取悦女方父母,否则就干脆断了这个念头。

    还有,在女子婚嫁中 ,槟榔是不可缺少的聘礼。娶亲这天,无论男方多大身份,迎亲的车辆多么高级,在快到女方家门口时,新郎官都要下得车来,亲自肩挑两筐上好的槟榔登门。在门口,要受到女方家小年龄或小辈份的仔细检查,如果你的槟榔有残损的,你就得赶紧拿红包了,要不,你就要多挨会儿刁难了。这是当地的习俗,只是以此取乐子讨个红包罢了。

    新婚过后,第一次回娘家门时,槟榔仍然是不可少的,据记载,吃摈榔更有趣的是,不单食它的瓤肉,而与“扶留叶”(俗称萎叶)、灰浆(用蚌灰或石灰调制而成)为佐料一起嚼食,即所谓“一口摈榔一口灰。先将摈榔果切成小片,取灰浆少许放在“扶留叶”上,裹住摈榔片放人口里慢慢咀嚼。此时口沫变成红色,再把口沫吐掉而细啖其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脸热潮红,谓之“醉摈榔”摈榔瘾大的妇女,配上少量烟叶,又香又辣,如喝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