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丁老鬼出玉魍像马游击盗金

作品:《大清风水师

    掌柜二次相请,马伯通倒也没客气,掀开门帘,迈步进了后院。

    重新落座之后,掌柜的盯着马伯通几人看了看,最后点了点头:“马爷,刚才的话只说到一半,在下愿闻其详。”

    马伯通喝了口水,瞥了一眼掌柜的:“还没请教,掌柜的贵姓?”

    “免贵姓丁,江湖上的朋友都叫我丁老鬼。”

    “哦!”马伯通点了点头,抬头看了一眼丁老鬼,晃着脑袋道:“咱们水贼过河,就甭使狗刨了。我见丁爷气色有异,显然是阴气入体,是不是最近去了一些特殊的地方或是接触到了一些特殊的玩意儿呢?”

    丁老鬼直愣愣地盯着马伯通,看了半天,一声没吭。

    马伯通偷偷地冲魏宝山打了个眼色,魏宝山心里明白,师叔这是要我再给煽煽风,略一思忖,清了清嗓子,对丁老鬼说道:“丁爷,恕我直言。贵宅如今内气不清,外气不明。生气渺渺无无,死气凝实盘踞,如若不及时调整,恐怕宅内会不得安宁。”

    “哦?小兄弟这话是什么意思?”丁老鬼明显有些怒意。

    魏宝山盯着丁老鬼道:“刚才我进院中,见西北角死气沉沉,黑气冲天,如烟如絮,若我说得不错,想必那里有点儿特殊的东西。西北为乾,五行属金,金气本为白色氤氲之泽,如今却被染成墨色,可见金气被泄,气场失衡。五行之中,金生水,水泄金气,想必此物必是从水中所得。乾卦作为一家之主的本命位,此位受制,我想丁爷的身体恐怕很不舒服吧?是不是最近胸口经常发闷,喘气又有些发堵,感觉上不来气,尤其是夜半亥时至子时之间,阴阳交替之时,发作得最为厉害呢?”

    这几句话一撂地,丁老鬼的脸瞬时就变了颜色,张着大嘴,目瞪口呆:“啊?你怎么知道?你们到底是谁?”

    “丁爷,我们不是说了嘛,我们就是过路的。但是江湖本为一家,一笔写不出两个绿林来,既然撞上了,总不能见死不救,袖手旁观,这才提醒一二。对也好,错也罢,既然说完了,我们就走了!”马伯通那是江湖老油子,要是能长尾巴,恐怕连尾巴尖儿都白了,深谐欲擒故纵的道理。果然,他这么一说,丁老鬼坐不住了,赶紧起身拦住众人,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好话,就差给跪下磕几个头了:“各位请留步!恕我眼拙,大人不计小人过,各位千万别和我一般见识!”说到这儿,扭头冲着魏宝山抱了抱拳:“不知小兄弟贵姓啊?”

    “客气了,免贵姓魏。”

    “哦,那我就托个大,叫你一声魏老弟吧!刚才老弟所言一句不假,最近家里的确是怪事连连,我这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听老弟刚才一席话,我就知道几位是当世少有的奇人,遇高人不能交臂失之,还恳望几位能指点一二。”

    马伯通笑着点了点头,瞥了瞥丁老鬼,道:“丁爷说得哪里话,江湖人管江湖事,既然都撞上了,哪有不管之理?事不宜迟,还是带我们先看看到底是什么异物,我们也好想想对策。”

    丁老鬼连连点头,赶紧前边引路,穿弄堂,过院门,转到了西北角的库房前,取出钥匙,打开大门后,带着几人进了屋里。

    日上正中,阳光正烈,刚一进门,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冷战。

    屋子里就像是冰窖一般,冷得出奇,刚一开门,平地就刮起一股旋风,围着屋子转了几圈,顺着打开的房门冲了出去。

    丁老鬼指着仓库一角的一只大号木箱子咧了咧嘴,告诉众人,东西就在那里面。

    掀开木箱子,里面是尊三尺多长,一尺多粗的玉石雕像。雕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物,方头大耳,头生双角,圆目怒睁,看着极为凶恶。石雕的表面似乎还挂着一层水气,看起来潮乎乎的。

    这玩意儿看着像狗不是狗,像狮子不是狮子,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别人不认识,魏宝山却认得,这东西正是异兽“魍象”据说,魍象是一种远古凶兽,专喜食死人肝脑,暴戾凶残,一般都生长在墓穴之中,古人为了防止此怪作乱,一般下葬时,都会在墓中同时埋下镇墓兽“方相”以克制此物,保死者平安。像这种阴邪之物避之唯恐不及,谁会闲着无聊弄这个东西呢?

    魏宝山看了一阵,扭回头问丁老鬼:“我说丁爷,这东西您是打哪儿弄回来的?”

    丁老鬼看了看面前几人,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开口道:“实不相瞒,这是我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据说是在山里弄出来的。我也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也没当回事就放在了这儿。小兄弟,你是说这东西不吉利?”

    魏宝山点了点头,告诉丁老鬼,不仅是不吉利,而且是相当晦气。这东西本来就是阴邪之物,又长期浸在水中,阴邪至极,浑身阴气缭绕,莫说是放在住家,就算是扔在坟地上,都会扰得先人死后不得安宁。弄这东西的,肯定没抱什么好心思,没准就是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弄下的,专门破坏风水,坑人家用的勾当。

    丁老鬼皱了皱眉,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赶紧问魏宝山怎么办,要不然就把东西干脆扔了得了,一了百了。

    魏宝山摇了摇头:“丁爷,要是有那么简单就好了。此物放在这里最少也有七天了,这种东西你还别不信,别看是石头一块,但是可邪门得很,不是我诓你,现在就试验给你看看。”说罢,让马伯通和丁老鬼搭了一把手,把东西从木箱子里提了出来,然后放在了屋地上,扭回身让丁老鬼去捉一只活公鸡回来。

    丁老鬼也没多问,快步退出了库房。

    屋里只剩下魏宝山他们三个人了,马伯通赶紧小声问魏宝山:“我说宝山,你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到底是真是假啊?可别玩大了,把咱爷们自己玩进去啊!”魏宝山笑了笑,让马伯通不用担心,他心里有数。

    杜拉尔。果果有些好奇地问马伯通:“老爷子,你咋知道这丁老鬼不是做正当生意的呢?看你说得一套一套的,你以前不会是绿林大盗吧?”

    马伯通一瞪眼睛:“你这丫头,这话说的,咱爷们咋能是那种人啊!咱这叫相术!相术懂不?就是观人面,知人心;察其言,晓其行。你以为老头子是顺口胡诌啊?这里面的学问深了去了,说了你也不懂!”

    杜拉尔。果果头一扬,一副打死也不信的表情。

    马伯通小眼珠转了转,嘿嘿笑了笑,低声告诉杜拉尔。果果,其实这事儿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刚才他发现丁老鬼的手指短粗,皮肤又黑又糙,根本不是做掌柜的料儿。看那一双手,就是干活的人,哪有掌柜的干粗活的?肯定是暗地里还有别的勾当,这故衣行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东西,摆摆样子罢了。

    正说着话,就听到院中传来脚步声,大伙赶紧闭口缄舌,不再言语了。

    “吱嘎”一声,门被推开了,丁老鬼挥手让小伙计把公鸡放下,就让小伙计先出去了。

    丁老鬼一脸苦笑,冲着魏宝山点了点头,就站到了一旁。

    魏宝山拎起地上的这只大公鸡看了看,点了点头,让马伯通帮忙把这只鸡弄死,但是不能见血。

    马伯通转了转眼珠,点了点头,走到近前,单手拧住两只翅膀,另一只手把鸡脖子用力往后一拧,这只公鸡当时就咽了气了。这一手干净利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手绝活马伯通是打哪儿学的呢?这话说起来还是和当初三贤观的那两位叫花子观主学到的本事,虽说这么多年很少使用,但是这一出手,仍然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在这上面下过功夫。

    魏宝山把这只死公鸡放到了那尊刚才雕像旁边,冲众人摆了摆手,让大伙都先出去一阵,半个时辰后再回来。

    众人退出库房,丁老鬼差人搬来几把椅子,在门口坐着喝茶,等时间。

    半个时辰后,众人再次进入库房。屋子里还是先前离开时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魏宝山缓步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那只死鸡,顺手捡起一根棍子,轻轻地拨了拨鸡尸。也没见他用多大的力气,可是那只死鸡竟然像是煮烂了一样,用棍子轻轻一碰就散了花,让人吃惊的是,竟然一滴血也没有,反而滚出一团团黑糊糊的东西来。

    众**惊失色,仔细看了看,顿时目瞪口呆。这一团团黑糊糊的东西非是旁物,而是一团团的蛆虫!

    公鸡刚死半个时辰,体内竟然生满了蛆虫,这事儿实在是太邪门了!

    丁老鬼吓得脑门子上的汗都滴成串了。半个时辰就让一只鸡体内生蛆,这玩意儿摆在自己家差不多七天了,自己这肚子里该不会是长蛆了吧?想到这儿,吓得丁老鬼差点就要给魏宝山跪下了,也不叫“小兄弟”了,一口一个“高人”的叫着,让魏宝山想想办法,救救他们全家。

    魏宝山让丁老鬼先把这只死鸡处理掉,找个地方,把鸡烧成灰后,再深埋地下,千万别直接埋,要不然,祸害无穷。

    丁老鬼二话没说,赶紧差人去办了。

    重新回到堂屋坐下来,丁老鬼的两条腿都打哆嗦了。

    马伯通在旁边看得清楚,眼珠一转,冲着丁老鬼道:“我说丁爷,到了现在,你也知道我们不是诓你了吧?”

    “那是,那是,各位的大恩大德,来世就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

    “咳,别说下辈子了,这辈子的事儿你得说明白,要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

    丁老鬼连连点头,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根底全盘端了出来。等他说完后,在座的几个人嘴上不说,心里没有一个不骂他的,像他这种缺德带冒烟的人,死了也活该!

    说起这个丁老鬼,确实也不是什么好鸟。

    丁老鬼原名叫丁癸山,祖籍山西,本就是个盗墓贼,出身于盗墓世家,从小就跟着叔叔、大伯打洞盗墓,说白了,就是长在贼窝里。盗墓这一行干的就是没本儿的买卖,命就是本钱。在他十六岁那年,他三叔、大伯还有自己的亲爹在一次翻窑时,墓穴坍塌,都被活埋了。自幼他就不知道娘是谁,老头子一死,他也就成了孤儿了。

    书中代言,在四川巴蜀这一带都把盗墓称为“翻窑”又把墓中有暗器机关或是毒烟、流沙一类埋伏的墓穴称为“火窑”;如果墓里已被洗劫一空,让人捷足先登,只是座空墓的则称为“水窑”;皇帝或是皇后的墓叫“黄窑”;王官大臣或是封疆大吏的墓叫“红窑”;墓里穷得叮当直响,没啥值钱东西的叫做“白窑”

    丁老鬼独走江湖的这十几年间,交了两个狐朋狗友,一个叫铜金刚,一个叫铁罗汉。这三个人臭味相投,挺对心思,一拍即合。

    山西大同府一带有一个很有名的盗墓贼,人称马游击。马游击姓甚名谁,无人知晓,只知道以前从过军,打过仗,死人堆里打过滚,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逃了回来,干起了盗墓的勾当。因为这人胆子大,重江湖义气,为人十分仗义,所以江湖上口碑还不错,在这盗墓一行里也颇有些威望。

    一个月前,马游击亲自“支锅”广发英雄帖,打算捞票大的。丁老鬼这哥仨正闲着没事,听到信儿后赶紧就奔去了。事后听马游击说才知道,这次支锅挑的可是个“黄窑”是大金国的皇陵,绝对正儿八经的肥肉一块。

    之所以选择对此墓下手,是因为金代墓葬大多为中圆形或方形单室砖墓,一挖到底,不像别的朝代那么繁琐。而且金代多厚葬,随葬物中明器众多,不仅有堆成山的金银器或是玉器,也有精美名窑瓷器,名副其实的皮薄大馅。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马游击也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出来的,据说在这座墓里,不仅金银珠宝无数,还有一件极特殊的宝贝,名叫“火綄氅”

    说起这火綄氅,据说是用火綄布剪裁而成。话说这火綄布只产于西域,与普通布匹不同,此种布乃是用西域特有一种称为火綄鸟的羽毛编织而成的。此布轻若鸿毛,入水不湿,火烧不破,极为御寒,是名副其实的无价之宝。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时,西域曾进贡给朝廷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再出现过。到了三国曹魏初年,魏文帝认为火的性质暴烈,不可能包含生物生长的气息,并在他的著作典论里明确记述:火綄布是不可能存在的。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把典论发扬光大,刊刻在了石碑上,竖在了太庙大门和太学里,同石经并存,奉为经典。

    要说事儿就是这样,放屁吹灭灯,就是巧了!这边刚刚立碑,西域派人竟然再次送来了火綄布制成的袈裟。魏明帝大窘,赶紧派人把碑刻中关于火綄布的论述全都铲除了,当时引为笑谈。

    据马游击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当初在攻打大辽时,曾经缴获过一匹火綄布,后来便赏赐给手下的大将军阿切可脱脱。阿切可脱脱获赏此布后,便命人制成了一件斗篷,称为“火綄氅”据说就算是三九天,哪怕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赤着身子披上它都不会觉得寒冷。这件东西后来就传到了此人手上,死后便随其一同下葬了。

    这种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马游击却深信不疑,认准了墓里有宝贝,这才要挖坟掘墓,盗宝火綄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