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724节

作品:《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李逸笑了笑:“还不全面,你再拓展一下。”

    “已经很全面了。”

    郝力保看着一个个紧张的大厨,感叹:“只不过,六个小时的考核时间是不是有点少?我担心他们完成不了所有项目。”

    “本来就没指望他们全部完成。”

    李逸不以为意:“不管是团队赛,还是个人赛,都需要突出的个人能力。

    限制考核时间,就是要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有优势的项目上,顺便看看他们的抗压能力。”

    郝力保闻言,感慨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个天生当老板的料。”

    “诶?怎么还骂人呢?”

    李逸开了句玩笑,随即和他相视一笑,就迈步在各个灶台前转悠了起来。

    虽然是选拔,但郝力保和李逸都没搞得特别严格。

    在旁观的途中,看到有需要调整或者可以提升的地方,他们也都会主动提出,来帮大厨提高效率,提升出品品质。

    “你要做蜜汁火方?那为什么不先蒸?琵琶腿是处理过的,要先蒸熟让它恢复原来的肌肉纹理形状,不然待会儿做的时候会收缩变形的,先蒸再煮,退盐效果会更好,洗要用碱水洗,别忘了。”

    “做酸梅酱啊?这个可以,你不是粤菜厨师吧?怪不得,酸梅酱是要加姜蒜米的,这是顺德做法,姜蒜比例控制在酸梅量的十分之一就好,记住先爆香。”

    被李逸指点到的大厨,无一不像是醍醐灌顶一般,面露恍然之色,感激不已。

    李逸提点他们的这些技巧都是很实用的,哪怕是考核不通过,他们回去以后,也是受益无穷的。

    一时间,在场所有大厨都对李逸的厨艺水平心服口服了,没人再敢有半点轻视之心。

    看着李逸在各个灶台间转悠,他们一个个都不时抬头期盼的观望,想引起李逸的注意,好混几句指点,提升一下厨艺。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六个小时一闪而逝,第二轮选拔也随之结束。

    在逐一审核品鉴了大厨们的作品后,李逸要求各个大厨对作品进行保鲜处理,等到明天上午再根据保鲜效果进行最后打分。

    经过了一晚的焦急等候,第二天中午,李逸和郝力保检查了各个大厨作品的保鲜效果后,最终选出了18位大厨,进入了此次的参赛队伍。

    入选的大厨欣喜若狂,落选的大厨们则是懊恼不已,只觉像是错过了大奖。

    这种烹饪界最顶级赛事,哪怕只是参加,都是能涨身价的。

    不过规则就是如此,他们实力不济,也只能老实认输。

    不过入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18位大厨还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培训才行。

    毕竟这终究是一场比赛,最终目的是获奖,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策略的。

    这两个月的专项训练,是将八个考核项目拓展成八个方面的专项技能,来进行反复训练。

    这些训练计划都是李逸根据御膳房练功的套路改的,针对性比较强,不过效果也确实很好,就连李逸自己都受益匪浅。

    只是有了训练计划后,训练场地的设置却有了问题。

    马上9月份开学后,李逸就得去金陵林大授课了。

    那里同样需要他,他也实在走不开。

    虽然专业课可以调整成隔一天上一次,但在金陵和京城两地来回也需要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李逸索性就把大厨们就安排在了金陵,进行统一培训。

    这样他可以随时应对两边的情况,不会耽误事儿。

    但这么多人的团队,训练场地也不好找。

    不过以李逸的人脉,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这半年里,已经先后有两座城市和他的餐饮公司合作,举办了地方特色美食节了。

    而负责美食节举办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公司招募的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毕业生。

    刘晓丽和新东方烹饪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招收该学校100名毕业生,并且每年递增。

    这可以帮学校解决不少就业问题,因此新东方和逸菲餐饮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中。

    李逸一个电话,当天新东方烹饪学校的金陵校区负责人就主动联系了他,表示可以免费提供一间专业教室,来给参赛队伍使用。

    不仅如此,负责人还表示,新东方烹饪学校愿意免费提供所有训练所需的食材,还可以提供免费食宿,赞助来回机票。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和这场烹饪奥赛扯上关系,就是赚的。

    训练的过程是很枯燥的,但所有人都不敢松懈,因为媒体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并且进行了报道。

    因为是李逸带队,很多从未听说过这项赛事的网友都关注起了这场烹饪界的奥赛。

    有关注度就有流量,察觉到这是个很有流量的话题后,媒体也开始争相报道了起来。

    而随着媒体一篇篇文章的发布,看到文章的网友也更加关注这场赛事了。

    于是乎,在媒体的渲染下,这场赛事的热度越来越高,竟然直接火了起来。

    得知外界有了上亿的网友都开始关注起了这场比赛,代表队的压力瞬间暴增。

    这要是参加完比赛,没拿得到好的成绩,那不得被骂死?

    不过这也激发出了参赛大厨们的斗志,一个个在训练中都愈发认真了。

    压力越大,回报就越大。

    如果能在这次比赛中拿到好成绩,那就等于在全国人民的眼前露脸了,这可是好事啊!

    一时间,大厨们都开启了拼命三郎模式,互相较着劲的加班训练,每天在灶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有人甚至睡觉都在颠勺。

    不过他们的水平也的确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突飞猛进,进步速度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吃惊。

    而在他们刻苦训练的同时,李逸这边的专业授课也进入了正轨。

    李逸的授课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而是更偏向职业教育。

    他的授课内容,就是从零开始,教专业课学生手工纺织。

    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授课内容反而比各种学术课程更加有趣,所有人都学得兴致勃勃。

    纺织技艺需要大量的练习,经过前期的教导过后,所有学生都初步掌握了织造技巧,李逸的教学压力也减轻了下来。

    于是,他也有了一定的空闲时间,来设计自己和刘艺菲婚礼时要穿的礼服图样了。

    第850章 前往得国

    自从和刘艺菲订婚之后,李逸就已经开始规划两人的婚礼了。

    虽然他们商量过,这几年正处于两人的上升期,打算过两年再结婚。

    不过该做的准备,两人都已经开始做了。

    在梦境空间中,李逸目睹过很多次皇子成婚时的婚礼现场。

    皇家的婚礼,往往在皇子刚出生没多久,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不说婚礼上的各色用具,只是成婚双方的吉服制作,就需要动辄数年。

    如今到了现代,李逸并没有造办处可用,也没有织造府帮着采购,所以要想拥有一场让刘艺菲此生难忘的婚宴,相关用品都需要他来亲自准备才行。

    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件麻烦事,而是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的过程。

    皇家婚礼是用无数劳动人民的民脂民膏堆砌起的奢靡,但李逸的婚礼,他将会用自己的双手,让它变得更加华丽。

    所以,他打算亲手织造出两件前所未有的云锦料来,用于制作他们的婚服。

    而这个过程,也会是云锦织造专业学生最好的教学课程。

    于是,他带着专业学生,从生丝开始,亲手煮蚕茧抽丝,用槐花,红花,靛蓝染色,用黄金制作片金线,捻金线,金箔线,用孔雀羽制作孔雀丝线。

    光是准备这些材料,学生们就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经历了这些准备工作,学生们也彻底被勾起了兴趣,对这两件云锦的最终呈现效果充满了好奇。

    可惜此时已经快到烹饪奥赛开始的时间了,李逸即将带领参赛队伍,赶赴得国参赛。

    但在出发前,李逸还是抽出了一天时间,将准备好的材料装在了教学室内的提花楼机上,带着学生们体验了一番云锦织造。

    李逸让每个学生都登上花楼机,体验了一下怎么提经线拉花,而他则在下方投梭织纬。

    最终经过一天下来,几十号人合作,却只织出了一段只有5厘米长的云锦来。

    然而即便如此,学生们也被云锦的华丽惊艳得两眼放光了。

    他们根本不懂怎么“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纹刀织扁金”,只是按照李逸的指挥,按部就班的提起相应的经线。

    然而,只是如此,他们就织造出了眼前华丽到不行的云锦来。

    这让他们有种在研究中心扫地,却参与制造了原子弹的梦幻感。

    这种奇妙的体验让他们的热情被推到了极致,恨不得马上就学会云锦织造,也能靠自己的实力,织造出这种方圆绮错,极妙奇穷的云锦来。

    但李逸已经没有时间教他们了,于是就将织了个开头的云锦和材料一起留在了教室里,当做是他们练习的参照物。

    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围着李逸追问,想让他多教两招。

    李逸刚刚勾起他们的兴趣,结果就要离开了,这也太败兴了。

    面对学生们的央求,李逸无可奈何,好在刘艺菲及时赶到,将他解救了出来。

    看到刘艺菲抵达,学生们都老实的问着“师母好”,变成了乖学生。

    在李逸面前,他们还敢放肆几下。

    但在刘艺菲面前,他们却都老实得像是鹌鹑。

    尤其是班上仅有的几个男生,看到刘艺菲后,就低着脑袋,头都不敢抬了。

    刘艺菲是来接李逸的,她专门赶回来,准备送李逸,给李逸加油打气的。

    得知李逸已经织了个开头出来,她顿时来了兴趣,来到花楼机前欣赏了一番。

    李逸给她讲解了一番设计的九凰舞天的图样,随即笑道:“我都能想象你穿上它的时候有多漂亮。”

    听到他这番肉麻的话,后方的学生们顿时起哄了起来。

    “哇!好浪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