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殉道后徒弟黑化了 第20节

作品:《以身殉道后徒弟黑化了

    中州人族绵延至今,早已脱离茹毛饮血。

    加之修仙之人恐伤天和,就是如今捕捉灵兽也讲究一个留存生机。至于这种以人为祭品的野蛮风俗,更是被修真界唾弃为只有魔修才会使用的下作手段。

    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能飞升的终是少数,与其做不切实际的成仙梦,不如走些歪门邪道敛财续命。

    修真者的弟子自然是不能用的,但一两个凡人消失了,却不会溅起多大水花。

    修真界鼓励仙凡有别断尘绝念,就是再亲的血亲,一人为修士,一人为凡人,转瞬间便天差地别在两个世界了。

    何况与修仙者相比,凡人的寿数实在太短了,只要挑中那些举目无亲的,后面没人闹出来,谁又会在乎蜉蝣是今日还是昨日死的?

    长此以往下来,说是修仙,却与修魔无异。

    钟妙切断通讯,眉眼间怒气勃发。

    顾昭低声问道:“那我们现在应当做什么?”

    “不,我们什么都不做。”

    钟妙捏了捏眉心,她一直游走于世事之外,就是因为这类权势更替一旦卷入便再无宁日。

    人祭的手法究竟是从哪传来的?中州到底有多少地方使用了人祭?这祭祀手段是否与近年来死境的激增有关?

    ——景安城城主,又究竟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她当然可以悄悄将邪祟料理了拿上钱闭上嘴,自我安慰已经保护好一方百姓安宁——但这样有用吗?不过是扬汤止沸!

    一旦这些人知道人祭会发展为邪祟,下次动手时必然会用上十二分的小心,再想找到踪迹就更难了。

    就算钟妙能装聋作哑一时,十年无事,难道还会百年无事么?

    一旦爆发就是遍地开花,她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分身乏术,到了那个时候,生灵涂炭,难道她还真能继续清清静静地做个不问世事的少山君么?

    只是她徒弟年岁尚小,这样早就要被卷进大人的勾心斗角中了。

    钟妙叹口气:“阿昭,为师恐怕将你拖进一桩极为麻烦的事里了。”

    顾昭却有些不满:“师父这是哪里的话?我这条命本就是师父的,自然要与师父同进退,难道师父要这个时候将我撇开去么?”

    钟妙笑了一声:“什么孩子话,我要你的命做什么?”

    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微微笑道:“那么咱们便师徒一心,同去同归罢*。”

    师徒二人消失一夜,城主府必然能猜到是去处理邪祟了。倘若他们就此离开,难免叫人生出疑虑,要是打草惊蛇,反而多生事端。

    钟妙领着徒弟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又回了城主府。

    她在外行走多年,扮演一个学艺不精受了惊吓的散修自然手到擒来,直接撞开城主府后门,面色苍白。

    “你们究竟暗中做了什么事?那邪祟怎么这样厉害?”她嚷嚷道,“小道费了好大气力才将它赶跑!险些要了小道的命!你们快快将钱拿来,小道这就走了!”

    城主府怎么可能将他们放走,说是让他们在厢房内等待城主定夺,实则变相软禁起来。

    钟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会儿渴了要茶水喝,一会儿又说伤了手要膏药,送来的东西一样不落都含了上好迷药,怕是计划着拿他们填人祭的缺。

    钟妙心中冷笑,只管大肆吵闹,将城主府的心神都吸引过来。

    当日傍晚,妙音坊的仪仗便到了。

    虽说景安城城主对这个年纪尚轻的少坊主一向看不大上,但表面功夫到底还是要做做。

    他迎上前去刚要开口寒暄,谁料一左一右窜出两位稽查使一把将他掼在地上!

    仪仗本就站在城主府门口未进去,这下叫不少人看了热闹。

    无端当众受辱,景安城城主正欲勃然大怒,就听那陆和铃冷笑道:“原以为城主只是不大把妙音坊的规矩放在心上,未曾想城主有这等大志向,竟与魔修暗中勾结。”

    这顶帽子扣得极重,城主当即就要反唇相讥,不料陆和铃早有准备,直接一道静音结界封了他的口。

    一行人架着城主浩浩荡荡向望月桥走去,早有稽查使持了火把守在桥边,旁边还围着圈看热闹的百姓。

    城主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眼睁睁看着稽查使破开望月桥,从桥墩底下起出个一尺半高的陶瓮。

    那陶瓮表面绘着密密麻麻的符文,还未靠近便有阴寒之气扑面而来。稽查使设下法阵将那瓮砸开,在人群的惊呼声中将内容物倒出。

    ——竟是一具不成人形的干尸!

    施展人祭的人相信只有最纯粹的痛苦才能打动神明,那干尸想必是生前就叫人强行折叠了塞进陶瓮,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都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面部保持在哀嚎的表情上,叫人远远望见便不寒而栗。

    人群顿时哗然。

    先前被派去抄查城主府的稽查使此时也回队禀报,城主府中竟当真搜出不少折生采割的邪法典籍,又有数个贴了符的箱子,当众破开,倒出好些铁钉纸人。

    稽查使每念出一个纸人上的生辰八字,人群中就有一处哭倒在地。景安城靠水,一年消失十余个儿童是常事,谁知孩子不是被水冲走,竟是叫城主用极残忍的法子杀了做鬼仆。

    师徒二人远远望着这一幕,一时无言。

    顾昭想起自己是如何从王府仓皇出逃,倘若他不是遇见了师父,恐怕也叫邪道魔修剖开做了纸人。

    修真者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又与凡人何异?这世间俱是一样的弱肉强食,倘若不能吃人,便要叫人吃!

    正因如此!正因如此!顾昭暗暗下定决心,他绝不要再落入这样的境地!总有一日他要爬上云端,到时便再无人能欺他——也再无人能叫师父不快!

    钟妙却误会了他的沉默。

    “为师年少时,也曾怀疑过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义,”她柔声道,“但是阿昭,能救一人便救一人,能做一分便做一分,邪不胜正,只要心存正念,世道总会好起来的。”

    在钟妙身后,一轮灼灼烈日跃出水面,映着她眉眼生辉,恍若一位新生的神明。

    她是如此光明笃定,而他又是如此阴暗卑劣。

    顾昭仰望着,无法控制地战栗起来。

    作者有话说:

    顾昭是完全没有办法成为钟妙这种人的,他根本不相信什么世间公道,他只是想学得和钟妙像一些,但月光再亮也不是太阳。

    而钟妙始终对他信任而期待。

    自我撕扯是这段关系最有意思的部分之一。

    *“师徒一心,同去同归”我最早在剑三看到,不是本文原创。

    第23章 、风云渐起

    同年夏,景安城城主被处决。

    同年秋,妙音坊与蓬莱列岛联手清理江南十九城,拔出数百魔修暗桩。

    第二年春,白玉京势力洗牌,王家被查出暗中进行炉鼎贩卖,没挺到秋季就树倒猢狲散。偌大一个家族转瞬间被人瓜分殆尽,如同天边骤响一道闷雷。

    第三年,妙音坊彻底与谢家撕破脸,重新执掌江南十九城。

    天下风云渐起。

    无论外界掀起多大风浪,育贤堂始终是育贤堂。

    它就像是海边沉默的礁石,同各大宗门一道冷眼旁观世间权势更迭,维持着微妙的置身事外。

    顾昭送走了不少含泪退学的同修,也迎来许多前来避祸的年幼新生。

    此时已是他入学的第三年。

    十四五岁的少年一天一个样,顾昭更是如此,他像是终于顶开岩石的幼苗,抖擞着拼命生长,身高狠狠向上拔了一节,面容也脱离了圆润,显出一些青年的锋利来。

    三年来的每一日他都不曾懈怠修行,晨起练剑,除基础课程外又自行修习阵法,平日对弟子间的社交造势也不放过。郑天河有时半夜睁眼,还见这兄弟在灯下写信。

    先生们刚开始谈论他时会说“原来是钟妙的徒弟”,后来再提到他会说“不愧是钟妙的徒弟”。顾昭沉默地追赶着,渐渐在同修中崭露头角,如今已显现出凤首之势,还担任了阵法一门的助教先生。

    他一路向广场走去,心中难得没背诵什么阵法口诀,脑子里也没在推演什么势力勾结,只是很难得的,单纯地期待一节剑术课。

    路过的弟子都向他打招呼,有些喊“顾师兄!”,有些喊“顾先生!”,顾昭一一点头回应。

    郑天河早在广场上等他,见他走来大声笑道:“我就知道你必然要来!给你留了好位置!放心,一会儿准没人和你抢!一定让你站第一排!”

    顾昭温和笑笑,点头道谢。

    裴青青抱了剑站在一旁,三年前她被这两人不要命的打法吓得不轻,心想没有医修掠阵到底不行,干脆在医堂担了份兼职,近年越发稳重起来,但一提少山君仍是眼睛发亮,直接换了班跑来听课。

    就听一阵喧哗,从人群簇拥中走出道高挑人影。

    “哟!都在这等我呢?”那人笑道,“大家对剑道这样热情,实在是一件好事!”

    钟妙笑盈盈地挽了个剑花:“既然这样,不如我先耍一套好看的招式给大家瞧瞧!你们总爱说剑修是群木头,我这就让你们看看剑修的帅气!”

    弟子们都哄笑起来,她朗声一笑,当真纵身跃上高台舞起剑来。

    钟妙本就生得极好,她又刻意选了套飘逸好看的剑法,真真叫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寒芒四射如星辰坠地,衣袂纷飞若天上神仙。

    修士金丹之后外貌就不再发生改变,虽说大家都清楚少山君算是师长一辈的人物,但当她收了剑含笑望来,俱是心神一荡。不少直爽的小姑娘更是尖叫出声,一股脑拥上去将她热情围在当中。

    钟妙笑嘻嘻地摸摸这个又拍拍那个,哄得小姑娘们心神荡漾,个个发誓非要做剑修不可。

    郑天河倒吸口气:“还好少山君是位女子!否则天下的男修就该饮恨了。”

    他没听到顾昭答话,回头望去,就见这兄弟脸色沉沉。

    郑天河与他做了三年室友,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性子,玩笑道:“吃醋啊?现在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了吧?少山君的唯一弟子。”

    顾昭摇摇头,上前维持秩序。

    钟妙见到他也颇为高兴。

    这三年间种种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在外脚不沾地地奔波,少有能安稳待在育贤堂的时候,只能从其他先生那里追踪徒弟的消息,猛然间认真一看,竟然已经长了这样大。

    不过好在事情暂且算是告一段落,她也能回来当当先生,教教孩子们剑术。

    她轻咳一声,笑道:“好啦!你们都各自回到位置上去!咱们这就开始上课了!”

    钟妙教的是一套基础剑法,不算很强,但胜在容易上手。

    在她看来,倘若突然拿出套极难的剑法,虽然看着好似显得先生水平很高,但真的教起来反而会打击学生信心。不如从容易的开始,弟子们慢慢学进去得了趣味,自然就会钻研下去。

    每个弟子面前都放着一座小巧法器,弟子只需跟着法器投影出的人像模仿招式就行,钟妙背着手在场中行走,偶尔纠正几个过分的错误。

    顾昭刚学剑术时就练过这一套,只是他今日心神不宁,动作也只能算过得去,直到一只手搭在他肩上轻轻向前一推。

    “肩部带动手臂,好,这么做便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