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477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就在这大门外,当街打起了高里王子了。

    若是高里王子身子好的时候,不定能在顾瑾手底下走几招,可现在就只剩下挨打的份。

    “瑾哥儿。”布珍公主听着下头人禀报,匆匆的赶了出来,一看顾瑾这是要将高里王子照死里打,惊的布珍公主赶紧让左右的人去将顾瑾拉起来。

    高里王子千错万错,可他终究是自己的亲侄子,受些惩罚便是,总还是不愿意他,丢了性命。

    顾瑾被拉着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高里王子,抬手,冲着宫里的宦者抱了抱拳头,“劳烦公公替我禀报圣上,顾家,不要这心怀叵测的人!”

    回什么顾家,按规矩不能去大牢那就去驿馆。

    顾家,绝不再给这样的人,庇护!

    ------题外话------

    第306章 番外十六 如鲠在喉!

    宦官一看顾瑾脸色不对,也没敢多问只说了句,“世子稍等,杂家这就回宫禀报圣上。”

    至于皇帝是什么意思,那他们便做不得主了。

    布珍公主让人扶着高里王子起身,不管怎么说,先让府医照看着再说。

    只是人扶起来了,门却让顾瑾拦着不让进。

    “娘,我不仅是你们的儿子,也是御前的人,是顾家二房世子,这个家,该轮到儿子当了!”从他到了顾家之后,慢慢的便不再当自己是外人。

    他,便是顾明辰和布珍公主的亲儿子,是顾父的孙子。

    更是,那个六岁还准备喂自己吃西瓜女子的,侄子!

    高里王子所为,太子那给他也送了消息,不然布珍公主的说词也不会那么快送到宫里。

    布珍公主眼睛有些红,“他,是你舅父的孩子!”

    舅父跟姑母也差不多不是?

    听了这话,顾瑾却笑了,“舅父的儿子,多了去了,可姑母女儿,只有一个!”

    争执的时候,下头的人推着顾明辰过来了,他没冲着布珍公主说话,只是看向左右的人扶着高里王子的人,“怎么,世子的话都不听了吗?”

    在顾家,顾瑾是顾明辰唯一认定的儿子,是顾家二房指定的世子,可布珍公主,说到底,也只是个继室。

    左右的人左看看右看看,总不能再将高里王子扔回地上去,只能扶着高里王子往后退了一步。

    布珍公主手捂着心口的位置,眼泪落了下来,“我将骄阳当亲外甥女疼,可我又换来了什么?”

    似乎始终,在顾家还是个外人。

    她护了骄阳害了自己的侄子,这么些年了,她兢兢业业伺候了老太太大去,打点着顾府上下,高里王子已经这样了,他们怎么还不能为了自己,忍一下?

    听了布珍公主的指责,顾明辰只是垂着下眼,“莫要忘了,这都是你想要的。”

    莫不是,被顾夭夭她们喊了十几年的嫂嫂,她便真的是顾家的长房长媳了。

    这顾家上下,从来不缺能主持中馈的人,这一切都是布珍公主哀求得来的。

    顾明辰的话,就像是刀子一样,狠狠的剜了一下布珍公主的心。

    布珍公主也不帮高里王子说话了,只让婢女扶着自己回家歇息。

    顾明辰看着布珍公主失落的表情,长长叹息,到底还是没说什么。

    就这么点小事,皇帝自然不会驳了顾瑾的面子,安排人去驿馆住着便是,那里一个突厥的人也没有,再加上大家都知道,高里王子是被顾瑾撵出来的,肯定会怠慢他。

    这些,顾瑾不会管,只是回去了,跪在布珍公主的院子里,说上一句,“儿子对不住娘。”

    听闻夫君竟与婆母起了争执,玉姝公主便忧心的很,只是也不敢贸然说话。

    直到,顾明辰让人给她送来了一对端午福袋,说是让她给布珍公主送去,只说一句,两个妹妹有的,他,尽力也会给布珍公主寻来。

    玉姝公主不知道两位长辈传奇故事之后的事情,可公爹既然吩咐了,她只得照办。

    进来的时候,瞧着顾瑾顶着大太阳在院子里跪着,有些心疼,可总不敢说什么,便是连视线都是看了一眼后匆匆的收了回来,而后让人往里头通报一声。

    布珍公主倒是没有为难玉姝公主,很快便将人进来了。

    “你挺直肚子怎么过来了?”布珍公主赶紧拉着玉姝公主在自己跟前坐下。

    玉姝公主也没敢给顾瑾求情,只将顾明辰说的话说给布珍公主听。

    布珍公主听后,眼泪便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玉姝公主不知道内情,不好开口安慰,只能给布珍公主递过帕子,擦擦脸上的泪。

    布珍公主哭了好一阵,才缓和过来,而后扶起玉姝公主,“让瑾哥儿起来吧,这事也怨不得他。”

    说到底,五根手指还不一般长,顾夭夭一直在顾瑾跟前,他向着姑母也是在情理之中。而且,也确实是高里王子先算计了人家。

    人,总要知足,也许这么多年了,因为上下敬重,便觉得她终于站在了顾明辰的身侧,即便,两个人从未有过夫妻之实。

    可现在,却也认清了,人还是不要贪婪的好。

    顾明辰做到了他许诺的,已经算是对自己仁至义尽了。

    至于高里王子,他幼时来做质子,若非顾家照拂,定是要少受不少罪,他今日这般行为,那就是恩将仇报,既如此,顾家做什么都是应该。

    心痛,却也明白,怨不得旁人。

    玉姝公主给布珍公主福了福身子,便,退了出去。

    还是到第二日,用早膳的时候,叶骄阳才知道事情经过。

    虽说,事情是叶卓华安排的。可是,却是太子跑的腿,前日夜里连夜出的城。

    听闻,还因为赶路着急,昨日处理了高里王子后,便病了。

    叶骄阳用筷子扒拉着眼前的饭菜,怪不得昨日太子没派人过来安慰她,竟是忙到这般地步了。

    顾夭夭倒没看叶骄阳,只是随口说了句,“既如此,我们该拿了礼物,亲自去东宫探望。”

    叶卓华哼了一声,“有什么好探望的,这原也是他身为太子该做的。”

    这,对于大佑江山也是有好处的。再说了,高里王子有蛊虫,原本就是同苗疆那边勾结上了。

    顾夭夭没好气的白了叶卓华一眼,“即便如此,这事咱们骄阳能摘出了也有太子的一份功劳,你年纪这么大了,自不能像年轻人一般,连夜办差,可若没有太子,年轻一辈的人,有哪个能有这般缜密的心思?”

    便是,去驿馆能查的那般仔细。

    听着顾夭夭说自己一大把年纪了,叶卓华冷笑一声,“是吗,你的意思是,我不行了?”

    “那自然是。”顾夭夭想也不想便应了句。

    叶卓华腾了一下站了起来,顾夭夭这才反应过来,她这是有多损叶相的面子,也知道,叶相找回面子的法子。

    面上平静的将眼前的菜放在自己的嘴里,而后擦了擦嘴,及其平静的交代了叶骄阳一声,“骄阳你去挑选礼物给太子送去。”

    而后慢慢起身,往里屋走去。

    免得,叶卓华在小辈跟前,失去了分寸。

    至于进了内屋做什么,这便是他们老两口该争的高下了。

    叶骄阳赶紧应了一声,也不知道太子病到什么程度了,此刻却也没有吃饭的心思了,等这俩人将里屋的门一关,叶骄阳赶紧起身,亲自去库房挑礼物。

    到了库房才想起太子说的,可不要什么玉如意之类的打发了他。

    叶骄阳拧眉,思来想去,还是选了几珠人参,就当是应个景了。

    如今叶家没有嫌疑了,是高里王子心怀不轨,叶骄阳自然同往常一般想去哪便去哪了,她小时候便得了圣喻,可随时进宫,马车直接就入了宫门。

    叶骄阳前脚进了宫,后脚便有人送了消息给皇帝。

    皇帝听后微微的拧眉,原本正在批阅周折的他,随即站了起来,“朕记得皇后,想去枫山上香,朕今日难得清闲,便陪皇后一起。”

    皇帝突然要出宫,宫里上下自然一阵忙活。

    叶骄阳进宫后,本来要先去给皇后见礼的,可到了才知道,皇后准备离宫,她便也不去叨扰皇后了,直接去了东宫。

    东宫这边,早就有人给太子送消息来了,这位小主子进宫,每次都会来东宫。

    而他们的太子殿下,每次都格外的欢喜,每次,见完叶骄阳都会给下头的人赏。

    是以,叶骄阳一来,东宫上下那就像过年一样,让人欢喜。

    “见过郡主。”叶骄阳一进来,宦者便低头过来见礼。

    看着宦者满脸的喜色,叶骄阳微微拧眉,只觉得这下头的人可是个不妥当的,主子都生病了,也还能笑的出来。

    不过,这是东宫的人,她总不好替太子教训,便敛了视线,微微拧眉不发一言的往里走。

    太子此刻在案前坐着,从窗户上看着叶骄阳款款而来,她今日穿着一袭鹅黄色的衣裙,头上的绒花格外的应景,整个人显得娇嫩的,如同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太子的眼神微变,低头强迫自己的冷静下来。

    待叶骄阳进门,太子轻揽衣袖,将笔放置在一旁,抬头含笑的看着叶骄阳,“骄阳表妹怎么这个时辰得了空过来?”

    同冯珩装病不同,太子明明身子不舒服,此刻却像个没事人一样,甚至还在处理公务。

    这般一比较,才显得太子这人真诚。

    “怎么,我不能来?”叶骄阳微微的挑眉,随意的看了一眼太子跟前的折子,倒也不是看内容,只是说话以前理所应当的动作,“听闻太子表哥生病了,怎么皇帝姨丈还让你做活?”

    看叶骄阳的视线放过去,太子的心微微的提了起来。

    等着叶骄阳收回视线,太子才慢慢的松了口气。

    若是叶骄阳心足够细,便该发现那鼻尖虽然有墨,可没有形,很明显是刚刚沾的墨,并没有写字。

    只庆幸,叶骄阳从未在太子跟前多心。

    “苗疆的事都是我在查,父皇便都交给我。”太子轻声解释了句。

    待下头的人送了茶来,叶骄阳便抿了一口,随即放下。

    这东宫的茶,素来跟叶家喝的是一脉,叶骄阳从来都觉得,顺心,却不知道这顺心之下的心思。

    润了嗓子,叶骄阳撇了撇嘴,“做皇帝,真辛苦。”

    这才是太子,等着真的登基了,更不得闲。

    太子这次倒是没有同往常一样,一副云淡风轻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而是轻轻的应了一声,“肩上扛的是万民,自出不得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