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351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想来,贾丛海很爱她的妻子吧。

    “若夫人是我,今日该如何选择?”

    二姑娘想也不想便问了句,问完便有些后悔,顾夭夭这般的身份,怎可与自己,相提并论?

    却不想顾夭夭很是认真的回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姑娘愣了一下,眼睛里突然有了一种光芒。甚至,紧接着便问了句,“贾公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夫人怎就这般容易放弃他?”

    二姑娘想,就叶尚书那么大的官,若真的想要藏个人,该也不是难事。

    对于二姑娘的话,顾夭夭倒是认同的点头,“确实,很有才华。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愿意屈居旁人之下。可是,想要做大管事,才华为二,忠心才是第一。”

    这世上,最缺的便是有才华的人,可最不缺的,便也是有才华的人。

    泱泱大佑,若是有心,总能寻到那么几个奇才。

    可是,另有他心的奇才,留下只会是祸害。

    在顾夭夭身边,能称之为信任的,也只有夏柳与孙倚君。

    夏柳是她贴身伺候的婢女,可以说顾夭夭是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了夏柳,而夏柳的忠心自更不用怀疑。

    至于孙倚君,她的父母对顾夭夭忠心,她唯一所让顾夭夭放心不下的,便是喜欢上了顾皓辰,只是可惜,顾皓辰亲手打断了她这个念想。

    所以,孙倚君胜在了家风。

    至于贾丛海,如若没有他背后这个女人,能同二姑娘安然成婚,也许顾夭夭也会信任他。

    作为女子,也许有真正的大义,能成全夫君。

    可却也有一种人,明明心里在乎,却不说出来,端着假仁假义的嘴脸,实际上一肚子坏水。

    这枕边风,可是有威力的。

    那女子,对贾丛海来说极其重要,顾夭夭可不冒那个险。

    听了顾夭夭的解释,二姑娘面上的笑容更浓了,“真的,只有这些?”

    顾夭夭笑着摇头,自然是因为成衣铺子的管事对贾丛海的态度,他家的衣服,叶卓华都要咬着牙买,堂堂尚书,再少银子还能少到哪去,不比一个管事的,手底下东西多?

    若是偶然间一次,也许是人家夫妻间的情趣,可明显,贾丛海经常去。

    常去便说明,收衣服的女人,不厌恶这般举动。

    你夫君大仇未报,现在便大手大脚的花银钱,似乎有些欠妥当。

    想着以后,会遇见的大事,让顾夭夭不得不在选人方面,特别的谨慎。

    听顾夭夭说,若是贾丛海迎娶自己,这大管事的位置便能保住,二姑娘恍然间有一种自己很重要的感觉,这么多年了,头一次,升起这样的念头。

    “若你还想活着,你可愿意,跟着我?”话既然说透了,顾夭夭便将心思挑明。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二姑娘若是只想报仇便结束了,或生或死都不重要了,那顾夭夭自无话可说。

    可若想活着,那便好好的活着,二姑娘这身体总是需要再继续喝药调理,一般人家哪里养的起,自然是最好自个有份差事。

    看着顾夭夭目光真诚,恍然间就想起了,她拿着小像欢喜的表情,这便是她一直所求得,烟火味。

    不由自主的,便点下了头。

    顾夭夭这才松了一口气,“我还怕你不答应。”

    也怕,二姑娘在看到贾丛海另娶他人后,撑不住,所幸,一切都熬过来了。

    跨过心中的槛,剩下的便只有阳光大道。

    二姑娘听了这话,还想说,自己哪有那般好,可到了嘴边便咽了回去。

    现在她自然配不上,可以后,总要努力让自己,不辜负顾夭夭的期盼。

    诚如顾夭夭所说的,有些事可以慢慢学慢慢教,可忠心,却是难求。

    从前她只为了报仇,以后,她便为了活着。

    等着两人说完后,顾夭夭才又提了句,“等办了平城的事后,我便让人去户部将你的籍契改了。”

    二姑娘是女支子与罪臣的孩子,按照规矩得入了贱籍,日后她生的子女,也都不得翻身。

    可,二姑娘举荐有功,顾夭夭想改了她的籍契,自然易如反掌。

    这次改了,可不是陶县令那般做的假,而是真真切切,从户部走的文书。

    顾夭夭是从二品诰命夫人,在她跟前伺候的,自然能称之为一声女官,二姑娘恍然就觉得,是在做梦。

    一直到顾夭夭离开后,二姑娘还没有反应过来。

    长姐求而不得的东西,便就被她这般轻易的得来了?

    顾夭夭出门后,与夏柳吩咐,“等咱们走的时候,带上她,让钱嬷嬷亲自教了规矩。”

    夏柳立马领会,等着离开的时候,自要多准备出二姑娘的那份东西。

    二姑娘出生不好,为人是通透,可规矩确实是差点,让钱嬷嬷亲自出面,怕是只有十来日便能调教出来,估摸顾夭夭想亲自教她做买卖的本事,所以才带去京城。

    二姑娘在椅子上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正好这个时候,下头人说,现在要将陶夫人游街,问二姑娘去不去瞧瞧。

    二姑娘摇头拒绝了,“她,不过是个外人。”

    这世上的陶夫人,只有母亲一人!

    即便,她觉得陶县令配不上母亲,可是母亲愿意守着陶县令,那便让她这个女儿,为她守住这个名分。

    外头敲敲打打的,似乎是在游街,二姑娘便站在窗边,听着外头的动静。

    隐约听到了,有人跑着喊,知府大人求见。

    ------题外话------

    凤凰涅槃重生,以后二姑娘会是顾夭夭手底下得力干将。

    第233章 打起来了!

    二姑娘的胳膊不由的一颤,他终是来了?

    对于知府,二姑娘大概是生在骨子里的,提起来便有几分害怕。

    那个人,杀人不眨眼,为达目的,不折手段。

    她们所有的苦楚,皆因为这个人!

    另一边,叶卓华将让先生画好的灯笼面,晾在了桌子上。

    顾夭夭一回来,便瞧见了叶卓华守着那灯笼面在傻笑。

    让夏柳将袍子收起来,自己拿着从二姑娘那得来了小像走了过去。

    而后放在两张灯笼面的边上,“瞧着,倒也不错。”

    叶卓华拿起顾夭夭那张仔细的瞧了瞧,又拿起自己的那张,不由的啧啧了两声,“你这也太偏心了,这哪里是成双入对,分明是说我,配不上你!”

    这一对小像剪的,都不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顾夭夭低头轻笑,“你若这般想,我也没有法子。”

    配不上,便配不上吧。

    看着顾夭夭一脸淡然,叶卓华无奈的摇头,“喂不熟啊,喂不熟。”

    这么久了,就不能有一次,表现出一副情深的画面。

    顾夭夭掐了一下叶卓华的胳膊,“这是在说谁呢?”

    什么叫喂不熟,这明摆的是在骂人!

    两个人正闹着,下头人进来禀报,说是知府求见。

    叶卓华将手里的小像放了下来,“终于来了。”

    再不来,他不定要亲自打上门去了。毕竟,已经许诺了顾夭夭,要过个好年了。

    外头,阳光明媚。

    顾夭夭原本要退出去的,却被叶卓华给拽住了,“怎么,还要假冒自己是丫头?”

    顾夭夭瞪了叶卓华一眼,“说的就如同我愿意一般。”抬手,拨弄着自己的头上的流苏,“怎么,叶大人现在又觉得,我能见的了人了?”

    也不知道叶卓华怎么想的,好想自己是天上的仙女一样,只要一打扮,天下的男子就会纷纷同他抢自己一样。

    “其实,带上帷帽也不错。”叶卓华故意逗了顾夭夭一句。

    看顾夭夭脸色一变,似是有些生气,才说了句,“你我之间的情趣,总不会当真吧?”抬手,点了一下顾夭夭的耳坠。

    看顾夭夭一瞧见自己抬手,吓的赶紧缩了脖子,叶卓华面上的笑意便更浓了。

    顾夭夭愣了片刻,随即便明白了叶卓华这是在笑的什么,脸,不由的红了一下,“愈发的,不要脸面了。”

    叶卓华本还想说,这本就是顾夭夭想的多,可顾夭夭不禁逗,若是真的说的过火了,顾夭夭怕会真的动了气。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了正厅,顺了一下衣服,一左一右的坐在了主位上。

    而周生站在了叶卓华的身后,夏柳立于顾夭夭的身侧,两个人看了彼此一眼,夏柳便赶紧将视线挪开。

    而周生,看到夏柳将视线收回,便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打量。

    两位主子坐定后,下头的人才出去将知府给带了进来。

    知府过来的时候,穿的官服,被人领进门后,弯腰行礼,“泰和府知府刘华,参见尚书大人。”

    听着声音,中气自然是很足。

    顾夭夭歪着头上下打量这个刘知府,身子高大,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武将,且也同顾夭夭想的那般一样。这么一看估摸这人的重量,得有两个她那般的沉。

    “免了。”叶卓华抬手让人看坐。

    刘知府低头向后退了两步,待碰到了椅子这才坐下。

    等着下头人上了茶水,刘知府这才抬头朝叶卓华看了过来,“听闻大人到了泰和府地界,下官早就该过来的,只是未得通传,下官又怕太唐突了。”

    叶卓华嗯了一声,相对于刘知府坐的板正,他则是将手随意的搭在椅子边上,“本官是暗访,自然不能闹出太大的动静。”

    把一副县令都给关起来了,叶卓华说没有大动静,刘知府心里念叨,可面上自然也不能说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