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309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太子的眼神微微的一变,闪过一丝不耐,随即端上了笑容,“爱卿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您是国家栋梁,万要保重身体。”

    太子好话说尽,这韩大人终是起来了。

    迎上太子目光,张嘴便想要,劝谏,该将那男人给撵出宫去。

    只是还未开口,叶卓华在旁边开口,“今日贸然求得两位大人进宫,着实是因为有件大事需要两位大人给判上是非,唐突之处,在这里给两位大人道歉。”

    今日叶卓华能将人请来,御史台这边,原是本分,再来,无论是看在顾父还是叶父的面子上,总是要给叶卓华这个人情。

    至于韩大人,上次拽着人撒酒疯,总是觉得有些欠着人家的,便就跑了这一趟。

    叶卓华开口,生生的将韩大人的话打断,两人同时看向叶卓华,说上一句,“叶大人言重了。”

    打了招呼之后,叶卓华拍了拍手,便有下头的人,呈上来了一个盒子。

    在大家的注目下,叶卓华将盒子打开。

    露出了,将常姑姑肩上,生生剜下来的,那一块带着图腾的肉。

    此刻上头的血已经不流了,凝固在了上头,可那血腥味,扑鼻而来。

    只是,韩大人与御史台赵大人,顾不得什么血腥味,只定定的看着上头的图腾,一脸的凝重。

    而太子在看见这一块肉的时候,头猛的一转,突然吐了起来。

    除了下头伺候的宫人,此刻没人去注意太子,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这图腾上。

    等着太子将腹中的秽物都吐干净之后,整个人有气无力的坐在椅子上,“拿走,拿走。”

    不停的摆手,好像多看一眼,他便又要吐出来了一般。

    太子既然下命令,叶卓华自然让人收了起来。

    “叶大人,不知这东西从何而来?”韩大人一脸凝重的问道。

    叶卓华自是会如实说,自然,是按照他所想的回答。

    听完叶卓华的话,韩大人看向了旁边的赵大人,“若是我瞧的没错,这图腾?”

    赵大人点了点头,“下官瞧着,该是没错。”

    两个大人,没有言明,两个人却好想全都明白了一般。

    他们两个当初都是状元出身,见多识广,后来官职所需,更是对各部都有所了解。

    这图腾,多年前便销声匿迹了,可并不代表,无人识的。

    两个人彼此看一眼,而后同时跪在了太子的跟前,“请殿下,彻查!”

    这图腾,乃是突厥一个部落的图腾,他们这个部落的人多是骁勇善战,可有一点便是不服管教,终于是在多年前,与突厥王族发生了冲突。

    突厥大汗,用计将他们全族歼灭。

    可那一战,突厥王族也损失惨重。

    后来有传言说,这个部落便是突厥王族的天敌,若是他日突厥王族败落,必然是出自他们之手。

    叶卓华说,要给京兆尹这常姑姑动手的理由,这一下便足够了。

    她是那部落后人,自然是希望突厥王族灭亡,便蓄意发动战争,羞辱布珍公主,而后残害顾夭夭,让这些个不主战的大臣,无心朝事。

    用大佑百姓的命,变成利剑,刺入突厥王族。

    “殿下,此人其心可诛啊!”赵大人气的咬牙。

    太子此刻也听明白了,可却又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个突厥后人?既然这长姐是,那那人也是?

    可是,他们同床共枕这么些日子,从来没见过他什么有什么东西。

    太子的视线慢慢的挪在了叶卓华的身上,莫不是这图腾是假的?

    可是,两位大人已经确定。

    在太子犹豫的时候,叶卓华往前一步说道,“这于大佑而言,其实是好事。”

    突厥这个部落的人出世,最应该觉得心惊的便是突厥的王族。

    大佑适逢天灾,不适合开战,既然两边都遇见了难处,最好的选择,便是,相安无事。

    听了叶卓华的话,两位大人连连点头,若是能相安无事最好,若不然,天下得有多少百姓受灾。

    可是,赵大人心思一转,“殿下,不知那舞姬行刺一案,可有眉目?”

    既然,这图腾出现,会不会那舞姬与这图腾也有关系,毕竟这般配合,就是环环相扣,想要引得大佑出兵。

    太子抬头,微微拧眉,想着该如何回答。

    此刻,叶卓华凉凉的说道,“即便现在没有眉目也不要紧,现在最要紧的先查出,这常女官的药是从哪来的?”

    宫里头自然没这东西,便是外头也不好买。

    太子下令不过片刻,她便能将药准备好,要么就是早有打算,比如从那舞姬开始,要么在宫里的势力盘踞已久。

    只是,一旦查这宫里的势力,总会绕过不假宦官。

    朝中的大臣本就容不下这假宦官,若是查出这案子与他还有什么渊源,自更会紧紧逼迫。

    太子的手,敲着旁边的桌面,“不必众卿费心了,本殿已经问清,那舞姬一案并非突厥王族的意思,而是她与我大佑宫人来往密切,相信有了这常女官,事情真相很快便会清楚。”

    太子一顿便接着说道,“传令下去,让冯将军送耶齐王子回突厥后,即可返回京城。至于那常女官。”

    太子缓缓的闭上眼睛,“其心可诛,五马分尸不足以平本殿之怒。”

    “殿下圣明!”太子这话说的,便是应允了,不再开战!

    在场的人,面上都露出了笑意。

    太子也跟着他们,欢喜的点头,只是那眼神像碎了毒一般,看向叶卓华。

    叶卓华却坦然的迎上太子的视线。

    直到外头,有人传来报。

    太子让人进来,有一位宦官低头匆匆而来,“殿下,刑部刚刚送来消息,说是左大人在狱中,畏罪自尽了。”

    “什么?”太子惊呼出声,撑着胳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而后,猛地看向叶卓华,“叶卿,这是何缘由?”

    叶卓华在太子的注视下,只懒懒的回了句,“臣亦不知。”而后转头问道,“刑部可传来,左大人如何去的消息吗?”

    宫人点头,“回叶大人的话,说是,咬舌自尽的。”

    叶卓华啧啧了两声,而后才转身看向太子,“殿下,臣一会儿便亲自去刑部,将此事调查个清楚,若真的是左大人自尽,臣希望殿下莫要再怪罪他,想必选择这办方法离开,已是幡然悔悟。”

    叶卓华这话说的,却是一点错处都没有。

    毕竟,叶卓华是尚书,不可能成日里盯着那些个,被关押的犯人。

    至于,左从文的罪虽说没有最终确定,可是同样也无法证明他的清白,毕竟太子殿下还没有下令彻查。

    太子紧紧的抿着唇,良久还是摆了摆手,“罢了,此事叶卿看着办便是。”

    人都已经死了,再追究有什么用?

    仗打不成,吏部也拿不下。

    太子早些已经交代,吏部尚书这一个月都得听顾明辰的,现在左从文这个侍郎已经死了,吏部只顾明辰一人独大了。

    待人下去后,太子一拳头打在了桌子上。

    他们没在朝堂上,将这事闹起来,太子其实也知道,他们本意怕不是要求个什么水落石出,而是停战,揽权。

    叶卓华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便让人将那常女官给送回来。

    听下头的人禀报是一回事,可真的瞧见又是另一回事,看着常女官浑身是血,进气都没出气多,怕是已经不行了,太子看的心惊,招手让人请了太医过来瞧瞧。

    只是心里火窝的更厉害。

    听着动静,假宦官从里屋出来,一眼便瞧见了放在躺椅上的常女官,此刻他一脸阴郁,也不说话,只定定的看着太子。

    太子的心没来由的一慌,“你,你。”

    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我长姐不是突厥人,他们是陷害!”良久假宦官歇斯底里的呐喊,泪眼婆娑的望着太子。

    太子将人拥入怀中,“本殿知道,本殿知道。”

    假宦官的泪落了下来,“都是我,若不是我让长姐去教规矩,长姐也不会落的这般下场。”

    什么,突厥部落,是不是他难道不比别人知晓?

    这便是,朝中的大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不是你的错,是本殿的错。”太子殿下此刻心疼的,只想让眼前人宽心,无论他说什么,自己便都要将这错处揽在自己的身上。

    假宦官突然推开了太子殿下,“我要他们死,你可答应?”

    太子想也不想便点头,等着点完后,才恍然间反应过来答应的是什么。

    面上闪过一丝为难,“此事,咱们得从长计议。”

    毕竟,这几个人都不好对付。

    假宦官没有说话,而是转身进了里屋,从上头去取下了挂在墙上的佩剑,“你不去,我去,我去与他们拼命!”

    太子自然要将人拦着,“你这是做什么,我没说不杀啊,这般小事如何配让你与他们拼命?”

    被假宦官这么一闹,太子抬手,终于是给御林军下了命令。

    外头,五位大人结伴而行,韩大人面上的终是露出了个笑容来,“今日这事,甚好。”

    自从太子提出要打突厥的那一刻起,韩大人的心头就像是压了一个厚重的石头一般。

    如今,总算是将石头给搬走了,终于能好好的喘口气了。

    叶卓华笑着点头,而后侧头看向御史台赵大人,“这常女官的罪行,能被下官撕破,全赖下头的人,不畏生死勇敢的揭露,下官只是担忧,待她回到宫里,哪里还有活路?”

    太子是主战的,如今放弃了战事,脸色很差,自然不会真的认真的去查此案,若是那常姑姑宫里还有其他人,怕是这指认的宫人,命不久矣。

    韩大人赞赏的拍了拍叶卓华的肩膀,“叶大人位居高位,以民为主,我心甚慰。”

    相对于韩大人的欢喜,赵大人眼神却微微的一闪,随即点了点头,“叶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将此人护住。”

    若非这大雪封城,韩大人得了空便去周游这大佑河山,不常在朝堂自不懂朝堂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