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175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华夫人只沉着脸冷冷的看着文候,“侯爷这是非要等,赐婚?”

    太子如今监国,皇上中风未愈,一直养在后宫,可只要他活着,无论是谁在圣旨上盖下玉玺,那都是圣上赐婚。

    抗旨不遵,便都是死罪。

    “莫要忘了,本候姓赵,本候不许,绝不许!”

    文候此刻,已然没有从前的悠然,反而有一种,垂危的歇斯底里的呐喊,仿佛再不说话,便没有机会说了。

    按照古来,即便出了伏,本家都不该通婚。

    即便,现在讲究的人越来越少,可也曾有过这般规矩。

    华夫人听了这话,只冷笑一声,“侯爷莫不是忘了,自己怎么姓的赵?”

    听得华夫人这话,在场的人皆都一震,京城里有传闻,说是侯府老太太身后无子,文候是过继过来的。

    也有人说,先侯爷是过继的。

    总之,都传说这一脉,已经不是皇亲了。

    这般一来,似乎发现了皇家秘辛。

    便一切都能解释了,一直以来文候位居高位,已是从一品大员,仅差孟相一级,可在圣上眼里,他最重要的身份,便是孟相女婿。

    即便是现在,众人皆称呼华夫人为一个华字,却从未有人称呼一声,侯府夫人。

    甚至,如韵的郡主之位,也都是因为孟相得来的。

    看着华夫人如此坚定,不惜将皇家压在下头的事给掀出来,却也要成全这门亲事,文候无比痛心的退后一步,“你信我一次,她也是我的女儿,我不会害她的。”

    这一瞬间,眼睛通红。

    华夫人却一点点的直起身子来,视线慢慢的离开文候的面上,“侯爷癔症了,来人,带下去。”

    摆手,从此,文候便是过往。

    “信我可好?”就在最后一刻,文候还是希望华夫人改变主意。

    在他的眼里,任何人都比太子,更适合如韵。

    看着父亲被人生生的拽出大殿,如韵郡主不由的往前迈了一步,只是眼角在看见太子的时候,生生的止住。

    太子此刻却是与众人一般,望着文候离去,待看不见人影,太子才慢慢的转头,一脸担忧的看着华夫人,“文候这病可严重?可需要本殿去宣了太医瞧瞧?”

    华夫人轻轻摇头,“多谢殿下惦念,只是侯爷这病时好时坏的有些年头了,寻遍了名医也都束手无策,这些年我已然习惯了。”

    太子了然的点头,“夫人辛苦,不过既然病了,该好生的在屋里歇息。”

    华夫人领会后,轻轻额首。

    说话的功夫,已然到了时辰,此刻戏台上的锣已经敲响。

    “殿下,今日臣妇点了《争西》这一折,不知殿下可有兴趣?”

    戏品都是提前定下的,这一折讲的乃是一方英豪保家卫国的故事。

    太子轻轻摇头,“不了,东宫还堆积了一些折子,本殿要回去处理,出来的时候匆忙,只带了一方观音相,祝夫人生辰之喜。”

    宫人听后,将红布掀开,一方慈目的观音像,便落在众人的视线。

    瞧着那雕工细腻,便是连华夫人都没见过这般精致的观音,可见太子是用了心的。

    什么来的时候匆忙,不过是谦逊之词。

    他对自己上心,那便是对自己的女儿用心,华夫人自然欢喜。

    待谢恩之后,便领着众人送太子离开。

    “恭喜华夫人,恭喜如韵郡主。”太子离开后,众人皆向华夫人道贺。

    作为未来太子妃,如韵郡主手挽着华夫人的胳膊,站于众人之前。

    华夫人看着如韵郡主轻轻点头,如韵含笑抬手,“诸位免礼。”

    如今,皇后被废,皇贵妃被囚于后宫不过只能落个保命罢了,华夫人便是这内眷之中品级最高的夫人。

    待如韵郡主与太子成婚,她这个东宫太子妃自是这大佑最尊贵的女子。

    华夫人轻轻的拍了拍如韵郡主,今日她做的极好,日后便就该端着这般架子,永远高高在上。

    领着众人,去院子里头瞧那一方,热闹的戏。

    只是转身,忍不住回头看向冯知微,唇间那抹得意,怎么也消不去。

    文候不在,男席那边,便有些随意,他们不爱听曲,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而女眷这边,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装作认真的听戏,可过了没一会儿,便都开始跟围在如韵郡主的跟前,说一些恭维的话。

    冯知微原本坐的就前,人家一围过来,都显得她有些格格不入,寻了个理由便朝一边走去。

    她一离开,顾夭夭与顾明慧也都跟了上去。

    “如今还不是太子妃,便这般端架子,若真成了太子妃,岂不是得用后脑勺瞧人?”寻了一处清静的地方,冯知微忍不住念叨了句。

    倒也不是嫉妒,只是单纯想要抱怨。

    顾夭夭浅笑着点头,“这是自然。”

    兵权如今还在冯家手上,太子根基不稳,莫说如韵郡主现在还不是太子妃,就算是做了皇后又如何,想要拿捏冯知微还需要些时日。

    更何况,冯知微是要去封地做恭王妃的,封地那边自是以恭王为尊,日后他们想寻冯知微微麻烦,还真不好寻。

    且,顾夭夭眼微微的眯了起来,皇权争斗,还未到最后。

    今日笑的,也许明日只会哭。

    顾明慧不知道顾夭夭的心思,只是单纯的瞧在现在的局势,冯家又不是后继无人,会马上败落了一般。

    现在得意,不也还早着?

    再则说了,太子生母从前还是皇后,可如今不过是个废后罢了。

    这天下事,谁也能说的准呢?

    “皓月县主,冯姑娘顾大姑娘。”三个人说着,远远的瞧着之前她们遇见的缥衣女子。此刻,正朝着她们款款而来。

    待人走近,女子朝她们一个个见礼。

    “恕我们眼拙,不知姑娘是?”顾明慧将人拉起来,总是觉得,眼前人对她们无害。

    且如韵郡主是要做太子妃的人,自不会将跟前的鹦鹉,唤做长舌。

    “我姓胡,你们唤我月娘便可。”女子大方的回答。

    一个胡字,便说明了一切。

    怪不得她们瞧着这女子,面熟的很,举手投足之间,像极了胡氏。

    “原,原是胡姐姐的家人。”顾明慧几番停顿,不知该说什么。

    瞧着顾明慧的为难,胡月娘轻笑着解释,原是胡家倒了之后,胡父去的突然她们没什么去处,流落在外头,偶然间得如韵所救,便跟着来了侯府,与如韵做个伴。

    说是作伴,其实也就是个体面点的下人罢了。

    至于说偶然得救,也是如韵郡主与太子闲游的时候,大概是为了显示她的善良,才施以援手的。

    顾明慧了然的点头,怪不得瞧着胡月娘不像是婢女,原是胡家庶女。

    为了怕顾明慧想多了,胡月娘特意说了句,“我父亲便是,罪有应得。”

    一切,便在不言中。

    看来,这胡月娘是故意,替她们教训那些长舌之人。

    “我此番过来,便是想与县主提个醒,万望小心如韵郡主。”

    胡月娘只简单的说了句,说是在侯府伺候这些日子,瞧着文候过的日子自是苦的。

    无论大人有何愁怨,对于如韵郡主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愿意他们出事。

    每次文候受苦她都会去瞧的,而每次,胡月娘都听见,如韵郡主咬牙切齿的念着顾夭夭的名字。

    里头的事,胡月娘自不清楚,只是明眼人都能瞧出来,如韵郡主恨毒了顾夭夭,肯定是要报复顾夭夭的。

    尤其是现在,如韵郡主都已经做到了这个位置。

    他们所在地方虽然地势偏僻,可也难保说,隔墙有耳,胡月娘为她们提醒后,便匆匆的离开。

    冯知微看着她的背影,不由的说了句,“倒是个通透的。”

    她多多少少知道那么一点,胡家与顾家的事,能惦念着顾家,倒是个明事理的。

    顾明慧唇间噙着笑,认可的点头。

    只是心中却又生出一丝担忧,如韵郡主并不是个好相与的,伺候如韵郡主怕是会受委屈。只是,就她们如今的身份,也不好与侯府开口要人。

    一旦让如韵知道,胡月娘与她们有关系,估摸胡月娘的日子会变的愈发的艰难。

    “罢了,走一步瞧一步吧。”顾夭夭轻轻的说了句。

    瞧着胡月娘一直近身伺候,还敢在侯府教训那几个千金,人这般通透想来也会得如韵郡主的信任。

    “姑娘。”三人正说着,夏柳得了消息赶紧禀报顾夭夭,“说是在前头,老太太正冲着孟夫人发难。”

    “祖母?”顾夭夭微微拧眉,按道理说,老太太该在侯府老太君的院子,怎么会突然去了前头。

    老太太身子不好,不能动气,三人赶紧往前头瞧去。

    待走近便就瞧见,老太太正坐在椅子上,与旁边的华夫人闲聊。

    唇间噙着一丝笑意,看着该是相谈甚欢。

    而旁边,孟夫人脸色铁青的跪着。

    “祖母!”顾夭夭与顾明慧迎了上去。

    “这俩小蹄子,不知道在谁跟前,这般不知道规矩!”

    瞪了她们一眼,而后看向了华夫人,“夫人莫要怪罪,都是老身将他们惯坏了。”

    华夫人笑着摇头,“老太君言重了。”只是,眼睛忍不住一遍遍的看向老太太的玉冠。

    “这一晃好些年,老身记得,还是你们刚成亲的时候,老身常来,后来啊,身子不好也不爱动弹了。”老太太眯着眼睛,似乎想起了从前的事。

    华夫人唇角也慢慢的勾起,恍惚又回到了从前那个不知忧愁是何物的年纪,而后轻轻叹息,“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我都有些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