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135节

作品:《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119章 我就能全身而退

    顾夭夭倒不觉得,华夫人会特意为了自己,去摆架子,想来在府内也会是这般规矩。

    起身,做了个万福,“见过夫人。”

    华夫人恩了一声,待坐定后,抬手示意顾夭夭免礼。

    就这个动作,便有丫头跪在华夫人的脚边,为华夫人整理衣服。

    不过是寻常的见客,愣是端起了画小相的感觉。

    春日宴上,敢与靖王正面刚的女子,自不会一般。

    “叶大人新婚,我原不该冒昧的请夫人过来,只是事有急缓,也只能出此下策了。”待整理妥当,华夫人才看向顾夭夭。

    可却也只是微微的侧着身子,让顾夭夭感觉,是在与她说话便是。

    “夫人言重了。”顾夭夭微微额首,自是要端着谦逊的感觉。

    将小辈的姿态,做的足足的。

    华夫人收回视线,思量片刻,才又说道,“叶侍郎出了这般事情,当真让人惋惜。”

    说出这话,顾夭夭才明白,华夫人刚才思量,不过是要做的同情的感觉。

    顾夭夭倒想说,其实也大可不必。

    一顿,华夫人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你是否知晓,在你与叶侍郎成亲之前,文候曾与叶侍郎提过,要将小女嫁与他的事。”

    这个,顾夭夭自然知道,当时叶卓华恨不得让所有人都替他传话。

    不过在华夫人跟前,总是要装作恪守规矩模样,回上一句,“这,我,倒是没有听说。”

    对于这个答案,自是同华夫人心里想的一样,轻嗯了一声,便才说道,“我今日是提起来,倒不是要与你论旧事的是非,只是想让你明白,文候的心有多向靖王。”

    听得这话,顾夭夭自是要点头的,莫说是她了,就是全大佑的人也知晓,文候向着靖王。

    靖王偷制龙袍,人人得而诛之,文候却在这个时候,担负起教导靖王的责任,态度已然清晰明了。

    看着顾夭夭对自己所言,皆都信服,华夫人才又继续说道,“你可知道,皇上今日唤叶尚书去了御书房,开出条件,若想叶侍郎安然无恙,兵部必为要为圣上所用。”

    原本,兵部便是圣上的兵部,特意说出来,无非是要逼叶尚书倒戈相向效忠靖王罢了。

    届时,顾将军如何自处?

    且,华夫人又说道,“皇上已经下了密旨,准备征兵。”

    这事,原是冯将军的事,需要下密旨怕就是为了防冯将军。

    只要冯将军不反,被夺权已是早晚的事,待大成后一代新人换旧人,谁又会记得,太子才是正经的皇储?

    大局以下,不反抗便是灭亡。

    若真如此,那么细想下来,叶卓华必然是冤枉的。

    “刑部尚书府,血流成河,数百条人命不过为了帝王的一己私欲,如何不让人寒心?”

    华夫人声音抬高,便就这么肆无忌惮的,说着帝王的不是。

    “不知,夫人想让我如何?”顾夭夭仰头,定定的看着华夫人。

    华夫人说的这般激愤,想来定不是单纯来发泄自己心头的愤怒。

    “没想到,你却也是个聪慧的。”华夫人轻笑一声,“听闻你敢火烧靖王别苑,想来对靖王也恨之入骨,所以你我的目的,该是一般。”

    顾夭夭含笑不语,就等着华夫人继续说下去。

    “你夫君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这些太子殿下自会记在心里,只不过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为了万里江山,为了太子殿下,想来你夫君必然会懂该如何取舍?”华夫人双手交叠放置身前,目光坚定的直视前方。

    叶尚书自来就效忠太子,叶卓华进了刑部,虽说办的案子也动了太子的人,可到底没出什么大事,且他于太子是有功的,便就自动的算在太子阵营。

    现在叶卓华的案子虽然还没有最后处置,可是对方太狡猾,却是一点证据都没有,想要全身而退怕也是不可能的。

    “妾愚钝,还请夫人明示。”顾夭夭手慢慢的抬起来,放在椅子上。

    比起华夫人的端庄,却又显得,漫不经心。

    或者是,心已乱了,坏了仪态。

    端就看,所看之人该如何理解了。

    “待你夫君大去,一切便迎刃而解。”华夫人说的理所当然,叶卓华若是去了,叶顾两家必然恨毒了靖王。

    小冯将军与顾明慧情深,感天动地,顾家的事冯家自不会袖手旁观。

    武将站在太子殿下跟前,华夫人再召孟相旧人,以号令文臣,文武都站于太子身后,便是皇帝也该无可奈何。

    华夫人想的自然是好的,顾夭夭起身向华夫人见礼,“我,自当以夫人马首是瞻。只是,想问您一句,若我夫君就此离开,是否可有证据证明这案子与靖王殿下有关?”

    “不能。”华夫人的话,说的倒是干脆,坦荡。

    顾夭夭慢慢的站直了身子,这便也是说,华夫人想要叶卓华白死了?

    看顾夭夭脸色难看,华夫人自是明白她心中所想,抬手示意顾夭夭先坐下,“待太子殿下登基,我自会为你请封,位置必然再你长姐之上。”

    这般,对于女子而言,确实是高的。

    顾夭夭忍不住勾了勾嘴角,没想到叶卓华的命还挺值钱,能为自己挣来诰命。

    可就算比顾明慧高又如何,前世她已然做到一品诰命,比华夫人现在还要风光,可那又如何?

    华夫人将自己唤来,无非是想让自己顺服,届时叶卓华出事,才不会被人怀疑。

    顾夭夭端起旁边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这上等的龙井,入口甘甜,却有一丝浅涩,回味无穷,当真是好的很。

    看顾夭夭不吱声,华夫人的沉着脸,眼微微的眯起来,带着几分审视,“怎么,你不愿意?”

    华夫人位居高位,身上带着肃穆的杀意,单就这气势,寻常的人也不敢直视。

    可顾夭夭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管品着自己的茶。

    身后的夏柳已经开始发抖,好似一不留神便会从什么地方,串出一把刀来,架在顾夭夭的脖子上。

    良久,顾夭夭将茶杯放下,“夫人差矣,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怀疑您是否真的能,号令群臣?”

    听的这般问话,华夫人猛地将茶杯扔在地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相在位多年,有多少官员都是经孟相提拔而上,这天下又有多少人,当初为了入孟相门下,而争破头颅。

    她相信,只要她出马,必然能,有万人追随。

    看华夫人失了仪态,顾夭夭微微摇头,“夫人误会了,我只是觉得,您不定会是侯爷的对手。”

    文候以一压百,当初皇帝斩杀孟相,难道就单单的因为文候一句话,文臣们便消停了?

    纵是形势所迫,可却也是文候有本事。

    她从叶卓华的嘴里虽没问出什么来,可刚刚让周生守在外头的时候,周生的脸上明明的为难。

    纵然华夫人自傲,如韵郡主骄纵,可她们既然寻自己上门,必然会让自己周全。

    除非,有一个不确定的人在。

    华夫人敢在府内,高谈论阔,想是觉得整个侯府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可她更信周生。

    听的顾夭夭提起文候,华夫人一脸不在乎的样子,“你且放心。”

    对此,顾夭夭不置一词,若是华夫人这么厉害,怎么闹了这么久的和离也没离开侯府?

    她相信,女子不是真的失望,绝对不会将和离闹的这么大。

    “夫人若是能让我今日安全离开,我便信夫人所言。”顾夭夭说完,便整理了衣裙,缓缓的站了起来。

    “这,有何难?”华夫人抬手,示意下头的人带顾夭夭离开。

    只是听人说,顾家人各个厉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什么敢烧靖王别苑,不过是空有脾气的,莽撞之人罢了。

    如今竟寻的这般法子,想要离开,简直可笑,以为离开了,便就能高枕无忧了?

    顾夭夭跟着下头的婢女,朝外头走去。

    只是这院子到底没出去,刚到门口便被人拦住。

    “放肆!”华夫人的婢女,怒斥了一句。

    可那些人却不为所动,“侯爷有令,不许任何人离开。”

    “你说什么?”原本在正厅里坐着的华夫人,此刻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将你刚才的话,重新说一遍!”

    失态的,在这院中,吵闹了起来。

    直到,再次从对方的嘴里,听见了侯爷二字。

    华夫人颓然的坐在了地上,“怎,怎么会?”

    她与文候少年夫妻,也曾锦瑟和鸣,也曾举案齐眉,也曾以为他会是那个共度白首的人,可从孟相出事后,心全凉了。

    甚至,自己的丈夫还参与其中?

    一代名相,算是死于女婿之手,着实可笑!

    若是靖王乃是良君也就算了,可他残暴任性,如何胜任一国之君?

    着实不明白,为何皇帝,为何文候就非靖王不可?

    看着靖王被禁足,被降级,自己的丈夫还至死不渝,一趟趟往郡王府跑,华夫人便再无奢望。

    只是提出和离,却被文候屡次三番的拒绝,却用手段还压下去了。

    成了,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的情趣了?

    这次,叶卓华出事,她偶尔间听见文候与下头的人商量,如何夺权,便觉得如今局势,反抗刻不容缓。

    虽然,没人担得起弑君的百年骂名,可除了文候却也不是什么大事。

    明明,那杯断肠酒,是她亲眼看见文候喝下去。

    怎么现在没事?

    回过神来,华夫人突然起身,便要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