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急赴灌州青城山

作品:《燕赤霞伏魔志

    燕赤霞在院落中反复思量。

    燕赤霞之所以反复思量,并不是他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是他在内心抵触与苏晨素进行双修。

    哪怕是如今他和苏晨素的关系,正如灵真子所说,是以兄待妹,两人之间感情甚笃。

    哪怕是燕赤霞一直不认为他是一位正人君子,更不是一位柳下惠。家里不仅已经有两位妻子,而且也会与友人在外面的风月场所、烟花之地饮酒作乐。以为风流!

    哪怕是正如灵真子所说,他是如今一位逆天而行的修行者,而且苏晨素也同是一位修行者。但是燕赤霞的心里,依旧十分抵触此事。

    他觉得既然身为俗世中人,哪怕是一位修行者,也应该顾及世之风俗、人之道义和本性。

    一边是心中的执念,一边是病情如火。

    燕赤霞始终不能放下心中执念。然而他并没有思考多久,开始采取了行动。

    毕竟这件事并没有多大的变通余地。

    而且他的思考,也并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愿不愿做,并如果打开心结。

    这就好比世间许多人一样,明知别无选择,但心底就是无法心甘情愿。

    逆天修行,最忌讳的就是无法平心静气。

    轻则事倍功半,进度迟缓。

    重则走火入魔,性命不保。

    燕赤霞深知其中之险要,不容不慎。

    而修炼《诀中诀》,更是讲究。它需要的是修炼双方的心交、情交、气交、神交。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燕赤霞必须在心里说服自己。就算心里不情愿,但也不能过于抵触,不然后患无穷。

    为此,

    燕赤霞不断的寻找理由、借口之流,为他与苏晨素一起修炼双修功法突破心理障碍,消除后续隐患。

    但是他在院落中几番思量,燕赤霞始终无法完全释怀,从心里说服自己。

    情势不容人!

    虽然如此,但燕赤霞亦只能心里暗叹,嘴里长吁一声。然后骑马向南,一路疾驰,直向灌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县、导江县,以其地并入灌州)青城山。

    唐朝杜甫有诗为证: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山间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

    广元府至灌州足有五百余里,燕赤霞单人匹马,走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才来到灌州之南五十余里外的青城山。

    在青城山山外的客栈里宿一晚,第二天辰时,燕赤霞就来到了青城山下。

    青城山的牌楼巍峨而立,旁边早有青城派道士立在一旁候客。

    燕赤霞快步上前,求见青城派掌门玉虚子。

    那名在牌楼下迎客的年轻道士见燕赤霞器宇不凡,不敢怠慢,但却是拒绝了燕赤霞的要求。

    “敝派已闭门多年,非是友人、熟客,恕不接待!”

    道人礼仪周全,言语亲和,道号更是念的频繁,但是态度却是清冷,平淡。

    “鄙人姓燕,字赤霞,乃是宋国刑部侍郎。如今就住在西路军中,如今有要事求见贵派掌门。涉及人之生死、性命攸关之大事,还望道长能帮燕某通传一二!”

    燕赤霞此时早已忘却苏晨素的九尾狐狸身份,而不是人类的事实。以其之生死,求见青城派掌门。

    青城派道人无动于衷,任凭燕赤霞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让其上山,也不肯通传。

    燕赤霞见此,禁不住的心里,隐隐有些怒意,但却是不好发作,略想之后,便开口说道:“燕某与江西龙虎山正一教教主、嗣汉天师府张正言、张正常两位天师都有交情。数年前更是曾与张正言张正师一起,在安庆城捉鬼拿妖。”

    “三四个月之前,燕某亦曾在华山派联手伏过妖魔。不仅是位修士,更与全真教、正一教,两者都有交情。”

    燕赤霞对着那守门的道士说道:“青城山同属道门,与正一教、全真教更是有莫大的渊源。”

    “如此情形,不知道长能否通容一二,为在下通传?”

    燕赤霞想着苏晨素重病,但对方却是见死不救,无动于衷。不由得忍不住心头怒火。嘴里的话越来越不客气,言语中已经隐隐带着些方许怒意。

    “贵派与正一教、全真教、华山派渊源非浅,总不至于这样还阻拦燕某,不近人情吧!”

    青城派看门的道士听得燕赤霞的话语之后,神情乍愣,随即就陷入了思索之中。

    燕赤霞见此,本以为对方会同意让他上山,谁知那道士也只是略作思考,就摇头不允。

    “贵客远道而来,求见敝派掌门。敝派上下荣幸之至!”

    年轻道士嘴里缓缓说道:“贵客与正一教、华山派皆有交情不假。然却与敝派并无相熟之人。青城山已闭门多年,早已不接待外客,若非相熟,就是本地的乡民亦同样不能上山。”

    “掌门更是特意交待,不接见任何一方势力的人员,不管是元廷、宋国,还是天完等红巾军,亦或者是其它地方势力。一概不见!”

    “若有怠慢,还请贵客多多包涵!”

    年轻道士说到这里,便伸手示意,望着山下对燕赤霞说道:“贵客请回吧!”

    燕赤霞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对方话语里隐含的意义。

    元末乱世,天下诸多势力割据称难。只是四川及青城山附近,就有天完政权徐寿辉、元廷军阀李思齐,韩宋西路军等多方势力交纵错杂。

    不但天下二大教派全真教和正一教,都在明里暗里支持不同的势力。全真教更是在内部,也是各派有各派的立场。终南山祖庵、七真八派各有支持。

    青城山地理位置所在的天完政权,如今也有徐寿辉和陈友谅之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城山立在漩涡之中,随时都可能会有波及。

    为了避免世间是非,祸及已身。

    青城派因此,早在数年之前,就开始闭门拒客,远离是非,以保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