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

作品:《冠剑行

    晁晨气得浑身发抖,但公羊月却视若不见,反而直身而起,一脚踩过地上的残片,倾身向其压迫:你所坚持的礼仪和奉行的教条,在如今这乱世,根本不需要。像你们这样的文士,除了对异己口诛笔伐,还会什么?

    公羊月,你就是来羞辱我的。晁晨蹲身,捡拾被踩住的竹册纸片。过去数十年,屠城放火,劫掠搜刮比比皆是,许多经典湮没,传承断代,全靠几代人竭力抢救回来,而今在他脚下,却一文不值。

    羞辱?你知道什么是羞辱?我只是身体力行告诉你一个道理:我比你强,我就是道理。他拔出长剑,顺风划过晁晨素白的脖颈,接住枝头悠悠飘落的梨花。

    脚步一挪,晁晨脱力,向后摔在地上。他心头恨得要死,馆主尸骨未寒,此人却言语刻薄,在书馆大放厥词。

    余侗抢身上前,一时剑拔弩张。

    公羊月并不打算动手,很快归剑入鞘,低声冷笑。晁晨抬头欲斥,却在目光相撞时,发现对方眼中的恨意并不比自己少。

    他又恨什么?他有什么好恨的?根本就是个喜怒无常的疯子!

    我我其实觉得,挺有道理。静默一旁的阿陆看了一眼公羊月,小声说话。

    晁晨起身,顾不得掸衣整冠,一把将小孩拉回来。阿陆从未见过先生如此激动,当即吓得闭口不言。

    余侗两眼珠子滴溜转了两圈,难得没有添乱,反是将人拉住,悄声道:死者为大,先前你不是说顾馆主还有遗物要收整?仔细上套,可别叫他激将法自乱阵脚。你且去办,我在这儿替你看着,就算这厮不要脸,老子还可以不要命!

    晁晨冷静下来,也觉得奇怪:公羊月几次言行古怪,就那挟持稚子,说是斗气洗冤,可难保不是别有目的,莫不是这书馆中还有他所需的东西?若是如此,恐为调虎离山之计。他未必需亲自动手,随行的姑娘虽不会武功,但还有个使剑的帮手。

    你可是老馆主亲信之人,停灵七日,你还需劳心费神,别和这家伙多计较余侗特意在亲信二字咬重了音,晁晨恍然他的暗示,果真忍了下来,装作不争一时意气的模样,拂袖掉头。

    只是,走出两步,他还是没忍住回头看去,一字一句道:从来只听说文人相轻,还是头一次见拿刀剑的如此不屑。公羊月,我不知你遭遇过什么,但我仍想说,天下并非人人如你武功盖世,即便征募入伍的兵丁,许多也不过混口饭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注2),南方尚需教化,更何况异族混居的北方,否则不肖三代,恐怕皆已数典忘祖,只怕到那时,再高的武功,也不会起反抗之心。

    公羊月脚步一顿。

    这是三年前,老馆主说服我留下时的原话。晁晨扶住帻帽,长叹一声,消失在长廊之外,处叔季之世,命且难保,为何还要读书?我那时也不懂,甚至轻贱自毁,只想一死了之。

    书斋、庖屋及寝所之间有一天井周转,晁晨留了个心眼,故意向庖屋去,预备粥食,然后行近路,抄道进了顾在我生前起居的院子。

    院门落了锁,上头并无打砸的痕迹。

    馆主安贫乐道,因而房间空空,一眼到头,除了卧榻、书桌和满柜的卷册,只有几幅书画和一些用以研究的金石碑文,平日都规矩摆放,但现在显然不是

    满地杂物,明显有人先一步,翻找过。

    昨晚公羊月走后,他明明第一时间查看过,屋中完好,还落了三道锁。因为遵循丧仪,他和余侗为顾在我饭含袭衣,布置小敛之堂,还差人去乡校请回先生们,最后各守了半夜,早晨时还又检查一遍,一点问题也没有。

    难道真是刚才

    晁晨读书人意气,下意识要去寻公羊月对质,但转念一想,既然被翻找,定是有重要的东西。这屋子统共这么点大,平日多是自己在替馆主打理,若真少了什么关键证据,也能瞧出来。

    而后,他凭着记忆,依次复位,却一样不缺。

    难道没有找到?

    一时间毫无头绪,只能暂且放下,晁晨清点完物件,就着日光,有些难过,在案几边坐了一会,强忍悲痛,去墙角打开那口置物的空箱,左右环顾挑拣,最后目光落在那几块碑碣上:馆主生前最爱钻研这先秦碣石刻文,不如与之随葬。

    想到这,他轻手轻脚,依次将碑碣码放在箱中,待放置完最后一块,正准备合盖,箱底忽然下沉寸许,正对的墙面上,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见方,不过一拳高,里头只有一卷手札。

    晁晨心头砰砰直跳,左右觑了一眼,双手捧来一观

    公羊迟,剑谷七老之二,宁康二年于绵竹杀蜀王张育,开城引秦军入,军士惨死,蜀地失守,同年秦将邓羌于涪西全歼晋军,秦将杨安蜀郡斩人二万有余

    公羊启,公羊迟之子,宁康三年,远走云中,攀附拓跋鲜卑,杀妻求荣,下落不明

    篇幅有限,字句存缺,但不难看出内容皆与公羊一门有关。

    莫非,公羊月便是为此物而来?晁晨赶忙又将那册子反复端详,最后在尾端发现一个微小的钤记,仔细辨来,乃不见长安四字。他曾听流人说过,约莫三十年前,北地有个盛极一时的民间组织,借晋明帝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之言自起为号,多与异族朝廷为敌,行义事,有壮举,私下里倾囊相助,送受尽迫害的晋人南渡归家。

    晁晨反应过来,顾在我便是这组织中的一员。

    他不敢再耽搁,将手札往袖子里一抄,慌忙去寻余侗,只是没想到,那竹简缝隙里,还夹裹着一张卷曲的字条,将好飘在他履边。

    拾来看,只有八字九原已死,诸君小心!

    哗啦一声,紧闭的木门被推开,晁晨霍然回头,冷汗俱下,将字条紧紧攥在手心。

    作者有话要说:

    注1:龟长于蛇,乃诸子百家中名家辩题。

    小科普:关于每天一半,无限可分的议题,在这里并不超前哈,在《庄子天下》中就已经有相关论述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2:引用自《礼记学记》

    第006章

    门缝里支出一个脑袋,却不是公羊月。

    阿陆?

    被唤到名字,那学童索性挤了进来,四下乱看了两眼,瞧见晁晨一头大汗,不禁有些慌张,过去攀他袖子,很是焦急:先生,您这是怎么了?

    袖中还掖着手札,晁晨不动声色避开,推着他背心向外:无妨,过来收拾几件东西随葬,没想到睹物思人,馆主这一去,不知书馆还能坚守多久。你怎么来了?公羊月走了?

    还没,余大侠走不脱,见你久不归来,让我过来看看。说着,阿陆故意作出一副嫌恶的样子,呸呸两声,先生说得对,皆是巧言令色,惑乱视听,小五小七已经被说弄得五迷三道。

    晁晨在门上落了锁,招呼阿陆:你先去书斋帮忙招呼前来吊唁的乡民,我这便去找余大哥。

    阿陆还想开口,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晁晨寻至院中时,余侗正拄着刀,下巴落在刀柄上打瞌睡,而公羊月早已不知所踪。他捏紧手札,不禁冷笑一声:说得满口好听,不还是跑了,呵,果然,这辈子都不能信这人的鬼话!

    听见嘟囔,余侗惊醒,四下一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奶奶的,给看丢了。

    不待他继续自责下去,晁晨拉着人回到房中,将找到的东西拿了出来,摊在桌案上:有这证据,公羊月跑不掉,我倒要看看这七日之约他若输了,是要罪己陈书,还是自刎谢罪?

    难得余侗没开腔,偏头看去,竟一直盯着那竹册钤记。晁晨忙向他解释:顾馆主他是

    我知道,不见长安嘛!哪知这一开口,余侗脸色更沉,匆匆把东西卷好,塞回晁晨怀中:老子也是组织里的人。晁老弟,不瞒你说,这次前来,便是先行一步,替家师捎口信的。这东西你先收好。

    华大侠出事了?晁晨仓促兜住,脱口而出,可是与此事有关?

    余侗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却没说下去,而后背过身,对着墙壁就是重重一拳,打得粉末横飞:他奶奶的,还是迟了,叫公羊月那厮得了手,什么劳什子七日之约,刚才我就该扭断他的脖子!

    事已至此,悔恨无用,还需想个万全的法子将人逮住。晁晨安抚。

    晁先生放心,兄弟们不日便到,那孩子我定会救回来。余侗拍了拍他的胳膊,向外走去,至门前却多有犹豫,其实

    但说无妨。

    余侗不知怎么开口,晁晨追问:可有难言之隐?

    纠结半晌,余侗连叹三声,这才扛着大刀敲定:晁老弟勿怪,用你们读书人的话讲,叫什么兹什么体大,老子得先和兄弟们商量一下,不能白白将你卷进来。怕晁晨坚持,他还补道,我听外头那些儒生说,顾老馆主生前最器重你,还说百年后,要你接他衣钵,你大有好日子过。不见长安没你想得那么简单,近来咱兄弟没一个出头,是因为前些年内部曾遭到重创,稍不留意,便有杀身之祸!

    不过余侗话音一转,晁老弟既如此古道热肠,余大哥却也有一事相求。馆主既与你提过家师,不知是否还提过别的什么人,这事儿牵连甚广,恐生连累,还需要及早警示才行!

    另一头,晋城酒家内,公羊月前脚刚进屋,双鲤后脚便跟了过来,吹了声口哨,指了指手头的荷包,颇为得意:我就说,没有我搞不定的消息。

    说完,就坐倒了一杯茶,咕咚灌下口,而后抬手一扔,荷包给了乔岷,后者嫌弃地用剑一挑,挑入火盆中。

    华仪,号芳樽友,喜纳酒器,平原华氏旁系,祖上一支并未随士大夫过江,辗转隐居于燕山

    公羊月拿指节敲打桌面:说重点。

    催什么催,催命啊!双鲤拍桌对呛,一个月前,华仪确实遭到不明截杀,燕山下已不见踪迹,恐遭不测。华仪擅长指教,这些年慕名来受过他点拨的人,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不过都是露水过客,只有三个人,勉强称得上弟子,其中就包括余侗。

    余侗,冀州博陵人士,自幼习武,乃河间豪侠,耍大刀却走轻快路子,江湖人送称号捉影刀。身材高大足有八尺,黑面大髯,耳垂有痣,左手肘前小臂曾被刺穿,因而生有疙瘩。脾气暴躁,性子冲动,与那夜所见当是无二。双鲤顿了顿,补充道:噢,对了,他是半个月前离开燕山的,为掩人耳目,应该是横穿太行八陉,最后一次现身是在灵丘县补给。

    没了?公羊月摸着下巴思忖。

    双鲤摇头。

    亏你还是闻达老人的徒弟,就这点消息?瞧你方才风风火火,还以为你把他俩的亵裤都给扒出来了,公羊月逗她,指着乔岷,让十七说,他也能说得出来。你可得小心喽,万一哪天被扫地出门。

    双鲤涨红了脸,像个炮仗,一点就着:天天没个人话,装鬼呢?他是高句丽的剑卫,我不信那个好太王在辽东四郡没个探子。

    公羊月来劲,顺着她话怼: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你说谁?

    你!双鲤咬了舌头,说不过他,只气鼓鼓蹲在团垫上生闷气,暗自腹诽:我就是闻达本人,难道我扫我自己?但她没敢开口,狠狠憋了回去。消息自然是随着那枚宝珠和翎羽回来的,随之一并的还有求得的晋国消息,这些她都没交过底,怕公羊月担心,不然又得骂她,天下不会落馅饼。

    想到晋国那边也是一团糟心事,双鲤登时忧心忡忡。

    看小丫头一反常态,公羊月又去哄她:这么小气?

    双鲤瞪了一眼,努力堆笑,佯装调侃:我不气,我不气,气死就不能去帝师阁看师昂阁主了。要我说,老月,你真应该讨个婆娘,有人管着你,你就不会尽指着我欺负。话到嘴边,她忽地起了个鬼主意,便道:说到这个,我看那个姓晁的先生就可,将好跟你作对,你今儿去没给人笤帚打出来?

    公羊月默了一瞬,拿剑柄敲了敲她的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昏头了吧,连男女都分不清了!

    小丫头抱着头,哎哟两声朝乔岷那方躲,后者连退,给委屈可怜地逼到了墙角,忍无可忍,这才打断:公羊月,你查这消息,莫不是怀疑余侗?

    不,公羊月目光沉下,不再玩笑, 我是怀疑,余侗是下一个目标,他很可能带着华仪临终托付而来。

    竖着耳朵偷听地双鲤瞬间垮了脸:啊?你不会还想救那个大老粗吧?

    他的死活跟我有甚么干系?公羊月淡淡道。

    救余侗,没有半点好处,可顾在我死的时机太过巧合,仿佛有心之人不想让他说话。人毕竟已经死了,线索断掉,而千秋殿的规矩,杀手皆是单线联系,基本没有可能追索到金主,那么只能从这个人入手。

    顾在我知道些什么,华仪心头想来有数,那这托付恐怕最是关键。想到十几年来下落不明的父亲,公羊月不自觉捏碎了手中小杯

    也许他早就死在那些人的手里,毕竟在正道看来,公羊氏皆不干净。

    余侗是从哪条道来的?

    公羊月的脸色可吓坏了两人,双鲤张口结舌:按按脚程,应该早就到了,从灵丘到晋阳,最慢也只要五日,但他昨夜才到,晚了一天,既然是送信,就不该耽搁。

    乔岷猜测:书馆在南,绕路?会不会是遇到了麻烦。

    不会。公羊月否决,先前交手时,余侗状态明显很好,若是风尘仆仆,遭到截杀,想接自己的剑可没那么容易。

    那就只剩混淆视听,他故意的?乔岷又道。